李二陛下说,他就是“药王”孙思邈!

    对于这位孙药王,明达早就如雷贯耳了。

    每年李治生辰,大家都会听一遍关于孙神医“悬丝诊脉”的传奇故事。

    据说稚奴也是个不肯乖乖出来的孩子,阿娘生了几天几夜,都没力气了,恰巧孙思邈来到了长安,被李二陛下带兵围追堵截,就这样抓,不不,是请进了宫。

    可是他又不是医女,只是个乡野大夫呀,怎么能在皇后生产时进去看诊呢?于是孙神医想了个办法,在产房外挂一道帘子,在皇后手腕上系了一条红丝线,孙神医则拿着另一头。就这样悬丝诊脉之后,孙神医用一根长针扎在皇□□位上,没过一会儿,稚奴就乖乖出来啦!

    “兕子,这位孙药王平日云游四海,悬壶济世,最近刚回天台山,准备在这里著书立著。你身体哪里不舒服都可以给孙药王说,爹爹可是专门等药王回山的。”

    难怪李二陛下开年就带着明达往九成宫赶,原来老早就打听好了孙思邈的行踪。

    孙思邈是位和蔼的老人,今年九十多岁了,可依旧精神健硕,身体硬朗。据说他发明了一套“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每日练练,神清气爽。

    孙思邈将明达抱过来,掰着脸左右看看,又让吐出舌头看看,翻开手掌又看看。

    医家谓之望闻问切,一套流程下来,孙思邈已经知道个大概。

    “孙先生,我家兕子身体如何?她刚生下来那会儿,哭着都没声,我和她娘亲还以为……哎,我这几年亲自带她,看着才好些。”

    孙思邈捋着雪白的胡须,笑道:“陛下放宽心,公主年纪见长,身体也会越来越好。”

    李二陛下板着脸,认真道:“先生可要看仔细咯,有什么不好的赶紧治,咱也不讳疾忌医。先生可不知道,年初那会儿她病得可厉害了,尚药局都没有办法,气得朕差点砍了那几个御医的脑袋!”

    孙思邈瞧了一眼明达,笑容依旧和蔼:“无碍,无碍。老夫瞧着小公主机灵通透,吃得香,睡得好,这身体可不比以往咯呀。”

    明达调皮得吐吐舌头。

    可不是嘛,身体是本钱,头一会儿就栽这上面了,这一次她是可发了誓要当大唐第一干饭人,将自己养得白白胖胖。

    “老夫开个方子,公主一连吃上几副,这身子骨也会越发强健。”

    孙思邈说着写了个方子,交给身边的徒儿。

    那徒儿模样倒也清秀,就是脸上、手上伤痕累累,也不知是怎么搞出来的。

    李二陛下放下心来,他还要和孙思邈说些话,便叫明达先到外面去玩。

    明达来到殿外院子里,练习刚才孙思邈教的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这是一种呼吸之法,调节气息用的,练着练着,忽听“砰”地一声脆响!

    不远处的柴房传来一股怪味,还冒出许多五颜六色的火星子。

    明达跑过去,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

    他不就是刚才那个孙思貌的徒弟吗!

    “好小子,你在这里做什么,这个火可是你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