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和二年的夏天,眨眼就到来了。

    夏四月初一,临渭乡的走马亭,一大早便热闹非凡。

    亭长李轲,穿上了上个月就已经缝好的那套崭新的官服,腰间挂着一枚象征着其身份的铜印,威风八面的推开了家门。

    门外,数百名男女老少,都已经等的迫不及待了。

    见到李珂,他们纷纷问道:“亭长!亭长!可以开镰了吧?”

    而在这走马亭外的道路上,数十甚至上百辆马车,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人人都在翘首以待,等着这新丰第一个收获的麦田开镰。

    李珂昂起头来,微微理了理衣襟,大声说道:“唯汉延和二年,岁在庚寅,孟夏之月,甲子之日,新丰县临渭乡走马亭……”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力气大吼:“开镰!”

    咚咚咚!

    亭中官署上悬挂着的铜锣被人敲响。

    几个民兵在旗亭上,大声喊着:“开镰!”

    于是,走马亭的七十多户,六百多男女老少,立刻就挽起了袖子,拿上了家里的镰刀,纷纷涌向了村亭之外的麦田。

    走马亭,是去年临渭乡补种麦种的状元。

    全亭的两千五百亩田地与七百多亩下田,在县衙号召下,全部补种上了冬小麦。

    当时,很多人都笑话他们。

    觉得他们要颗粒无收。

    就是村民们自己,也是心里打着鼓,根本没有底。

    甚至有人刚刚补种好麦子,就后悔了。

    觉得这是乱弹琴,要耽误明年的收成,就打算悄悄的带着家人,连夜去铲掉麦田里的种子。

    当时,李珂初任这走马亭的亭长,就面对着这复杂的环境和多变的民心。

    作为一个刚刚走出太学的诗书礼乐与先王典籍的学生。

    他一度,慌了手脚。

    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