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这个院子,当初已经花二百八十块钱连同周围的两块地都买下来了,买完了房子和地,才开始加盖的,所以非常之划算。

    原本她还想在这儿装个电话,让她和杜涛的沟通能够再顺利点儿,可因为现在私人装电话还没有全面放开,装电话的都是单位性质的,她倒是有钱,也想申请,可那也得申请的下来才行。

    传呼机是八十年代末才有的东西,所以在这个尴尬的年代,她能靠的,也就只有两条腿儿了。

    好在所谓的京郊,将来也会变成四环、五环,她这块儿地买的一点也不亏,算下来也有三亩地了,是直接从这边的大队买的,现在土地还没有私有制,还是国家的,她在村子边买块儿地,也是经过村委决定还有开具过证明和过户的。

    对外,他们就是一个工程队,每天早出晚归,早上跑操的时候村民们还没起,晚上回来的时候,村民们都回了家,尽量减少与他们直接接触,可是一个村子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机会有很多。

    那要怎么解决被他们说闲话的机会呢,就是没活的时候,杜涛让他们去帮村民干活。

    别说,这个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村民们对他们赞赏有加的同时,生产队还会给他们送点菜啥的表示感谢。

    而他们这个初级阶段的工程队,就这么在村民们的掩护下,生存了下来。

    李想放他们假,有家的倒还好,可以回家看看,可是有几个人和家里关系不太好,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做混混。

    于是同事情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不想回家,那就跟着他们去吃肉喝酒去,反正今晚绝对不能在仓库待着就是了,而且他们工资都不低,最低的也每个月有二十块钱的收入,不过计件制的杜涛就只有杜涛他们几个。

    其实后面杜涛他们每个人每个月拿的太多了,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计件一个就算是提一分钱,他们一个月也能拿到三四百,这样的高工资,说出去绝对能吓到一大片人,所以在他们转移到仓库这边之后,杜涛就主动和李想解除了这个合作方式。

    以前他们是单纯的去黑市兜售,可现在类似于批发,拿这么多的钱,李想的利润肯定会减少很多,而且就他一个人也就罢了,最开始过来的是六个人,六个人如果都是三四百的工资,那一个月光工资就要出一两千。

    算过这个账之后,不止杜涛心里不安,其他人亦然,所以他们非常识相的和李想谈了这件事。

    最后他们每个人的工资定到了每个月五十元,加十块钱的餐补,等同于六十元,而杜涛因为是主要负责人,他的工资直接被李想提到了一百元。

    对于这个工资,其他几个人都没有异议,六十元,那可相当于国有厂子里技术工的工资了。

    而且在这边管吃管住,三天两头吃肉喝酒,这么好的工作哪儿找去?

    李想其实挺感慨的,她当初倒是有心想废除最开始的合作方式,但言而有信在先,她又不能随意更改,没想到她没提,他们倒是主动提了。

    只能说这个年代的人还非常朴实,也没见过什么大钱,拿起来心里不安,这要是放在后世,那绝对是天上掉馅饼一般的待遇了,不占这个便宜,就是傻子行为。

    不得不说,杜涛将这个仓库管理的很好,左中右三个院子,都有前门和后门,可以让他们出了事,随时的跑掉。

    至于房子的所有权人自然写的是李想,因为她年纪小,即便出了事也可以以年龄小啥也不知道挡过去。

    平日里账本是一个星期一交,李想自己存储,杜涛只留最后的基数,其他都原封不动的给了李想。

    就算将来出了问题,也不至于被人从账本上查到蛛丝马迹,因为重要的东西都给了李想,仓库里除了货就没啥重要东西了。

    天冷之后,她就将海鲜往这边运送,开始是试探性的卖,渐渐的买的人多了,她才打算这次多放点货,毕竟有订购单在那儿,她根据订货单的量,在左中右三个院子里铺设了一排排280L的超厚塑料桶。

    这种桶可以装二三百斤的海鲜,防冻效果好,不会因为天冷上冻,一动就碎的那种,单是每个桶的价格,都在二三百块钱,绝对的好质量。

    她将所有桶都摆好之后,数了数,大概铺设了260个,如果都装满,就能达到八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