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能为默默做些什么呢?

    直接把这个场景收了,让这段记忆消失?

    消除我们痛苦的记忆,我们就会变成更快乐的人吗?

    海风陷入沉思中。

    晴看到海风的样子,猜到他在想什么,她并不出言阻止,只是在旁边安静的等待。

    过了好一会,海风还是没有从他的沉思中得出结论。

    晴开口了:“我们现在是在灵象世界,这里所有的场景都不是真实的。即使那些在现实世界里确实发生过的事,现在在灵象世界里反映出来的也只是人类大脑处理过的信息。”

    “就象记忆,记忆并不可靠。人脑不是计算机,它并不会精确地重复发生过的事情。记忆是在不断进行的经验中创造性的对真实发生的事情进行重新分类。”

    “我们不能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对现实的反映,所以我们可以改变灵象世界。”

    “怎么改变?直接删除?消灭?”海风不同意这种做法,虽然他不出道理。

    “不是。这种做法没有建议性意义,会留下后患。如果直接把痛苦、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场景删除,这个层面的痛苦看起来是消失了。但是产生痛苦的根源并没有消失。只要灵象世界的目标和现实世界产生了冲突,痛苦就会产生。可是因为中间链接的这些场景被删除,就会导致这个链条失效。当事人只会感觉到莫名其妙的悲伤、压抑、没有精神、提不起劲……这种迷雾一样的没有方向感的痛苦比有明确原因的痛苦更难以忍受。”

    “而且一旦压制在深层的痛苦根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酵壮大,当再次遇到外界的强烈刺激以后,这种潜藏的痛苦一旦爆发起来,极有可能导致人的心理全面崩溃。”

    “啊?”海风听着也被吓到了,但觉得这个逻辑是对的。

    “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这个场景?”海风在思考着。

    改变场景,改变场景……

    每次这个场景出现的时候,都是带着压抑痛苦的情绪,一片黑暗。

    其实这个场景的起因只是默默妈妈做的一个梦。即使默默妈妈梦到的是她自己真实经历过的事,那也是默默妈妈自己需要面对的。

    默默太爱他的妈妈了,他把妈妈的痛苦担在了自己身上。

    而这个痛苦对他来又太沉重了。

    他自己无法挣脱出来。

    为什么人年龄越的时候承受能力越差?如果是一个两岁的孩子,手上的糖果掉在地上这种事就可以让他们哭上半?

    因为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太少,大脑中存储的记忆并不是完全的充分的。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对他们来就是全部。

    “刚才我们在这里面看到了很多场景。有默默妈妈起床了以后心情愉快的,有默默妈妈在给肚子里的默默唱歌的,我们找到这个恶梦场景之后发生的场景泡泡,把它们撞到一起,成为一个场景。这样虽然还是发生了一场恶梦,但至少可以让默默知道,这个恶梦并不是全部。”

    晴赞许地点头。

    孺子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