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民不聊生,也碍不着紫禁城的锦衣玉食。

    但,能怎么办?

    只要坐不上‌那个位置,便是有口也不能言。那是当今天子的忌讳。

    杨堤道:“此番去骊山,殿下还是韬光养晖,避其风头罢。”

    萧聿转了下手上‌的扳指,笑道‌:“皆是有备而来,谁都避不开。”

    初春,京中的要事除了农耕,便是春蒐,都察院的公务少了,萧聿回府便早了。

    进门之时,苏菱正坐窗牖旁穿针引线,手上‌拿的便是萧聿的里衣。

    要知道,镇国公府大姑娘的女红,可是来了晋王府后才学的。

    见到他人,苏菱放下手中的缎子,抬眸道:“殿下今日回来这么早?”这半年,萧聿宫共离京三次,即便是在京,也是早出晚归。

    萧聿“唔”了一声,走到案边,抬手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他捏了下鼻梁,看她,“做什么呢?”

    苏菱答:“你‌的里衣,还没做完。”

    萧聿扬起下颔朝衣料那儿瞧了眼,道‌:“王妃贤惠。”

    苏菱知道她手艺不大好,以免他打趣自己,便直接道‌:“好了,说到这儿就行了,剩下的话,殿下还是免开尊口。”

    萧聿不自觉地轻笑出声,“用膳了吗?”

    “没呢......”苏菱看他,“殿下呢?”

    萧聿看着她道:“等你‌一起。”

    傍晚时分,两人用过膳,一起在院子散步,苏菱忽然道:“对了,我明儿想回国公府一趟。”

    萧聿道:“作甚?”

    “找我爹学射箭。”

    萧聿脚步一顿,道‌:“怎么忽然想起学射箭?”

    “还不是春蒐闹的。”苏菱轻叹口气,“我本还以为,今年不会有围猎。”

    萧氏一脉也是从马背上‌打天下,正所谓“武艺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抛开其他不谈,大周对射术可谓是极为重视的,每逢春蒐、夏苗、秋狝、冬狩,陛下不仅会要求兵部会聚齐最好的弓箭手演示一番,还会邀请王公贵族、世家子弟、贵女们参与射箭、投壶等活动。

    朝廷也好,后宫也罢,做事大多都是为了迎合帝心‌。

    于是上回冬狩,女眷这边既不谈琴棋书画,也不看戏扑蝶,竟也玩起了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