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里,朱靖坛便收到了当地历史学家的消息,说那玉书上的文字有一半已经破译出来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的朱靖坛非常的兴奋,赶紧把历史学家叫到酒店里来。

    玉书确实是被破译了,只不过是一半而已,就是汉字小篆的那部分,至于八思巴文也只是有人会读而没人会破译,但是历史学家说八思巴文不用破译了。

    “这是一份契约,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一份合同。”历史学家如此说道。

    “签订契约其中的一方就是孛尔只斤?铁木真,另一方是被的铁木真尊称为‘天人’的人。”

    玉书是一份契约,这份契约分别由小篆和八思巴文两种文字刻在玉书上,铁木真是其中的一方,那个天人是谁则没有人知道。

    “契约的内容是什么?”朱靖坛问。

    “大概的内容就是说天人帮助铁木真打赢战争,铁木真以及他的后代都将供奉天人。”历史学家并没有说那些古朴的文言文,而是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让程敬和朱靖坛理解。

    “天人是谁?”程敬觉得这事情越来越蹊跷了。

    历史学家摇摇头,以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天人是谁。“天人具体是谁不知道,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天人并不是指的一个人,而是指一股势力。”

    “一股势力?”

    “是的,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要不是因为确定了这玉书的年代,我一定会把这契约当成是神话故事来听……天人的势力有多大我看不出来,但是他们的官方用语是小篆,这一点非常奇特。”

    但凡签订契约那么签约的双方一定会用最规矩的官方语言,铁木真用八思巴文,对方用小篆。

    可是所有懂历史的人都知道,小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而契约是在宋朝签订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