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儿,不是我心眼小爱挑刺儿。不过,你这表妹是不是太不知礼数了呀?

    对于她儿子没吃饭,苏言却吃了个肚子滚圆的事,柳母心里相当不舒服。

    柳氏听了,嘴巴动了动刚要说话,就被柳邧给接了过去。

    背后道人是非乃是小人所为,母亲切不可如此。

    闻言,柳母面色僵了僵。

    无人知晓,其实柳母自我感觉,她也是个可怜人。

    早些年,柳邧的父亲活着时,她每天听他说教。等他死了,柳母本以为耳朵边总算是轻省了,没想到又开始听柳邧说教。

    想她一市井妇人,吃的是粗茶淡饭,可要守的规矩,却比住在那皇宫里吃香喝辣的皇后娘娘还多。

    偏偏听了这么些年,她还是没习惯,且对这些规矩什么的,还是总会忘记。虽然不想,但也必须承认,她是个榆木疙瘩没错。

    苏家表妹虽有诸多不是,可终究是亲戚,实在瞧着不惯,让她早些走也就是了,没必要背后多议。

    吾儿说的是。柳母被迫跟着咬文嚼字。

    虽心里向着自己儿子,可很多时候柳母还真是不愿意同柳邧说话,太累,总感嘴巴不听使唤。

    元氏听了垂眸,让她苏言些走,这实在不是她能说了算的呀。

    元氏,这些琐事你看着办吧。

    是。

    关于苏言,周夫人再三交代不能多言。所以,元氏也只能应是。心里苦恼,怎么才能让柳邧看苏言顺眼一些,不要再说赶她走的话。

    第二天

    吃过早饭,元氏洗着锅,对着苏言道,表妹来的日子也不短了,今日没多少事,不若我带你出去走走看看吧。

    怎样才能让柳邧看苏言顺眼一些,元氏一时想不到。所以,只能让苏言在家里少待,柳邧眼不见为净或许也就好了。

    好。

    就这样,早饭后元氏请示过柳邧就带着苏言出门了。

    或是好久没出来逛了,苏言感觉元氏兴致比自己都好。

    只是心里总挂牵家里,或也是担心出来太久了柳邧会不高兴。所以,才出来不到半个时辰,元氏就喊苏言回去了。

    表姐先回去吧,我再走走,稍后就回。

    元氏听了,有些不放心道,还是一道回去吧!虽然那些暴徒现在都被宁侯爷和三皇子给收了。可是,边境还是不太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