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算上来援助的人员,总共还不到三百人,根本用不到这么多物资。

    收下了合作伙伴的心意,陈大力给两边人马出了一个主意。

    让他们开着车,在车外面挂上有自己公司名字的条幅,开车去所有允许去的受灾地点,,配合当地的工作人员,派发救灾物资。

    这样做不但会给在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媒体导报也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对两家公司以后在这边的市场,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两家公司领导接到自己员工回复的信息后,纷纷通过了这个建议,立马安排展开了行动。

    在行动的同时,他们也没太自私,把陈大力他们北地三兄弟的名字也挂了上去。

    无形之间给他们三个提升了不少在本地群众心里的知名度和声望。

    原来的时候,陈大力都认为每次哪里受灾以后,很多人捐钱捐物,最后都不知道用在了哪里,所有人都骂某些组织中饱私囊。

    这种情况到底是不是真的,说实话至今陈大力都不知道。

    至少在这次亲身经历中,他知道了很多原本不知道的事情。

    每天上空都会有三四趟直升飞机飞过。

    听援助小组负责人说,那是每天进行受灾地区的巡逻检查,发现意外情况方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来援建的人员很多,设备也有很多,还专门有一辆油罐车停在这边负责燃油供给。

    回村重建第二天,立马来了很多车辆,搬卸了大量的水食物等物资供应,还拉来了很多重建需要的建筑材料。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钱,不管是人员工资还是各种费用。

    往好的地方想,想必外界的很多捐款,都用在了这些地方上了吧。

    不过这中间有件事情很让大家难过。

    原本村子里的所有建筑全都是木质的,而且还发明了独有的多层木墙夹层采暖设计。

    可是这次海啸让周围很多树木都被毁坏,盐水浸泡的木料也无法作为建材使用。

    所以在损失了这么多森林资源后,还想继续延续传统建筑,就不是那么实际了。

    不是出于本意的,大家只能用钢+砖的组合结构来重建房屋。

    其实对比木质建筑,采用新材料钢材和砖瓦的建筑使用寿命和维护都强太多。

    木头每个季度都需要注意防腐工作,需要清理排水沟防止落叶堆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