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他的是那县令的衙役,胡四的力气大,冷不防一撞,倒唬了那衙役一跳。
衙役也不废话,一鞭子就要往胡四身上抽去,长鞭在半空中卷起凌厉的风,眼见着就要打到那胡四头上,却被一只回旋的折扇给削弱了力道,衙役的手一松,长鞭软塌塌飞到了几尺开外。
在场的众人见到这一幕,表情都有些错愕——这娇弱的公子哥居然有这样的本事?
“去给他把布团拿出来,听听他要说什么?”
那衙役诚惶诚恐,赶紧就那胡四口中的布团抽了出来。
胡四的双手被捆在身后,结结实实先给贺明珠和扶宵磕了两个响头,口中急切道:“小人或许知道这红线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本以为自己杀了人又被捉住,肯定免不了一死,可眼前这姑娘的话,倒是叫他生出些微末的希望来。当时王二被他一刀砸过去,焉知是死了还是晕了?他那是慌张极了,甚至不敢去探那王二的鼻息……若是人不是自己杀的……
那县令听得这样似是而非的话,刚刚憋住的火气忍不住又出来了,冷哼一声,看着胡四的眼神带着几分厌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么叫或许?你可要想清楚了再说。”
胡四听着高高在上的县令老爷的训斥,慌忙膝行着往前挪了两步,语气急切地回道:“大人,我说的是真的。只是我也不知,这事是不是跟他有关。”
他心中有些犹豫,范兄日子那般苦,待人却亲厚,自己这般拉他出来惹嫌疑,会不会不太仗义?
但是胡四抬头看见那县令老爷盯着自己时的嫌恶目光,心头不由一紧,自己命都保不住了,还顾忌那许多做什么?
胡四一股脑子的将昨天白日里头的事情说了出来。
昨日胡四去城里采买,拉了一车的东西,刚出了城门那板车不知怎的,竟卡在了一个坑里出不来。眼看着天色快黑了,他一个人又推不出来正急得焦头烂额,恰在这时,后头传来了一阵拨浪鼓的声儿,他闻声看过去,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
货郎看着是个斯文人,身板却结实,话不多,见着胡四遇到了麻烦,二话没说,放下挑着的单子,卷起袖子就去帮着胡四推板车。
两人费了会儿劲,胡四满头大汗跟这货郎道谢,货郎却一摆手,挑起扁担就走。这倒叫胡四有些过意不去了,往常他不是个多话的,现在拉上板车跟在货郎后头却忍不住寒暄了两句。
两人走的是一个方向,胡四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这货郎说两句,眼见着天都要黑了,快到庄子口,胡四想着货郎还要赶夜路,就招呼他倒那院子门口喝杯水吃个饼子再走。
那货郎本欲推辞,到底拗不过胡四,干脆就在那院子口等着。
胡四拉着板车进去,却遭到了那王二的挑衅与阻挠,等他自以为打死了王二,心下惶恐,倒把那货郎给忘记了。
胡四说到这里,面上全是悔恨之色,“几位大人明鉴,小人句句属实,那范姓货郎挑着的都是些女人家用的玩意儿,里头就有串络子的小红绳,小人看得真真切切,一句都不敢论说啊大人!”
胡四越说越觉得心惊胆战,这事情怎么这么巧合,桩桩件件都似在等着自己一般。
县令听完这番陈述,眉头紧锁,语气不善,脸上写满了不相信,“照着你的说法,这货郎竟是凭空冒出来的了?你说有货郎就有货郎,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胡四被这官老爷一瞪,立时不敢再狡辩,急得满身是汗。
贺明珠却一下子想起什么,她脸色微变,急问扶宵,“当初那个外地来的行商,是不是也爱逛窑子?”
县令听得贺明珠此话,隐隐有些不屑,一个女子竟当着男子的面,问什么窑子不窑子的,实在是伤风败俗。但是才吃了扶宵的教训,他这时候纵使太多不满,还是压在了心底。
扶宵的手微微一顿,他回忆了一下当初的卷宗,因着这行商在京城中做的是小生意,自然也同三教九流打交道,逛窑子这种事情,肯定是有的,就是没有记录在案。
衙役也不废话,一鞭子就要往胡四身上抽去,长鞭在半空中卷起凌厉的风,眼见着就要打到那胡四头上,却被一只回旋的折扇给削弱了力道,衙役的手一松,长鞭软塌塌飞到了几尺开外。
在场的众人见到这一幕,表情都有些错愕——这娇弱的公子哥居然有这样的本事?
“去给他把布团拿出来,听听他要说什么?”
那衙役诚惶诚恐,赶紧就那胡四口中的布团抽了出来。
胡四的双手被捆在身后,结结实实先给贺明珠和扶宵磕了两个响头,口中急切道:“小人或许知道这红线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本以为自己杀了人又被捉住,肯定免不了一死,可眼前这姑娘的话,倒是叫他生出些微末的希望来。当时王二被他一刀砸过去,焉知是死了还是晕了?他那是慌张极了,甚至不敢去探那王二的鼻息……若是人不是自己杀的……
那县令听得这样似是而非的话,刚刚憋住的火气忍不住又出来了,冷哼一声,看着胡四的眼神带着几分厌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么叫或许?你可要想清楚了再说。”
胡四听着高高在上的县令老爷的训斥,慌忙膝行着往前挪了两步,语气急切地回道:“大人,我说的是真的。只是我也不知,这事是不是跟他有关。”
他心中有些犹豫,范兄日子那般苦,待人却亲厚,自己这般拉他出来惹嫌疑,会不会不太仗义?
但是胡四抬头看见那县令老爷盯着自己时的嫌恶目光,心头不由一紧,自己命都保不住了,还顾忌那许多做什么?
胡四一股脑子的将昨天白日里头的事情说了出来。
昨日胡四去城里采买,拉了一车的东西,刚出了城门那板车不知怎的,竟卡在了一个坑里出不来。眼看着天色快黑了,他一个人又推不出来正急得焦头烂额,恰在这时,后头传来了一阵拨浪鼓的声儿,他闻声看过去,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
货郎看着是个斯文人,身板却结实,话不多,见着胡四遇到了麻烦,二话没说,放下挑着的单子,卷起袖子就去帮着胡四推板车。
两人费了会儿劲,胡四满头大汗跟这货郎道谢,货郎却一摆手,挑起扁担就走。这倒叫胡四有些过意不去了,往常他不是个多话的,现在拉上板车跟在货郎后头却忍不住寒暄了两句。
两人走的是一个方向,胡四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这货郎说两句,眼见着天都要黑了,快到庄子口,胡四想着货郎还要赶夜路,就招呼他倒那院子门口喝杯水吃个饼子再走。
那货郎本欲推辞,到底拗不过胡四,干脆就在那院子口等着。
胡四拉着板车进去,却遭到了那王二的挑衅与阻挠,等他自以为打死了王二,心下惶恐,倒把那货郎给忘记了。
胡四说到这里,面上全是悔恨之色,“几位大人明鉴,小人句句属实,那范姓货郎挑着的都是些女人家用的玩意儿,里头就有串络子的小红绳,小人看得真真切切,一句都不敢论说啊大人!”
胡四越说越觉得心惊胆战,这事情怎么这么巧合,桩桩件件都似在等着自己一般。
县令听完这番陈述,眉头紧锁,语气不善,脸上写满了不相信,“照着你的说法,这货郎竟是凭空冒出来的了?你说有货郎就有货郎,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胡四被这官老爷一瞪,立时不敢再狡辩,急得满身是汗。
贺明珠却一下子想起什么,她脸色微变,急问扶宵,“当初那个外地来的行商,是不是也爱逛窑子?”
县令听得贺明珠此话,隐隐有些不屑,一个女子竟当着男子的面,问什么窑子不窑子的,实在是伤风败俗。但是才吃了扶宵的教训,他这时候纵使太多不满,还是压在了心底。
扶宵的手微微一顿,他回忆了一下当初的卷宗,因着这行商在京城中做的是小生意,自然也同三教九流打交道,逛窑子这种事情,肯定是有的,就是没有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