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刚刚许景澄明确提出,中国海军不会跨过关岛!

    “而且,”末了许景澄又来了一句:“我国皇帝陛下相信中美两国在加强协商之后,可以避免重演欧洲海军竞赛的那一幕,相信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应该可以看到将尚处在萌芽状态的矛盾消弭于无形当中是多么重要,我国政府很希望在这个阶段能够和贵国一起正视这个问题……”

    在当前情况下,载湉决不希望出现美国出台什么反华政策,或是对华人进行种族歧视政策。所以趁着自己削减海军的机会顺便买一个人情给美国政府,从而双方达成某项协议——当然这项协议的前提必须是美国不能有反华法案地出现,一旦这样的法案出现,那就意味着太平洋军备竞赛的开始!

    是的,清政府计划削减海军。

    1894年签订的《上海条约》规定,清政府不得拥有超过总吨位十六万吨的海军,且其战列舰的数量不得超过四艘。正因为如此,一直到第一次对俄战争开始前,大清海军都只拥有四艘战列舰。

    现在因为全歼了俄国两支舰队,其中自然俘获了大量的俄军舰艇——起码战列舰就有两艘。这样一来,中国海军的规模就超出了条约的上线。

    而这一条约还有两年才到期。

    无论是从国际形象的角度——在载湉的授意下,清政府始终扮演一个弱势的角色,以避免列强的敌视——还是考虑到英国人的感受,清政府当前实在是不适合保有一支如此强大的海军力量。而且载湉考虑在明、后两年自己会陆续接手几艘新型战舰,因此决定提前将手中的几艘注定将要过时的战舰淘汰掉。当然,这一决定目前除了几位高官,还没人知道。

    托尼公使敏锐的抓住了许景澄话中所表达的意思。事实上国内对于中国的政策地细微变化他也感觉到了,作为一个外交官他认为国内政策的变化无疑会增加他工作的难度。而且托尼知道,就算美国人在海军战舰的数量上略超中国,在大海上美国政府也不敢冒然的对中国怎么样。

    装备固然重要,但在双方差距并不是很逆天、甚至是相当接近的时候,哪一方的海军官兵素质更高就意味着胜利的天平向哪一方倾斜。很显然,刚刚经历过两场重要海战的中国船员,明显比仅仅欺负了一下西班牙的美国舰队更熟悉当前的海战环境。

    “总理大臣先生,您的意思是可以就太平洋的未来,中美两国进行一定的接触?”托尼公使不露声色的反问道,毕竟这是关系重大的问题。

    “托尼公使!”许景澄有意的加重了“公使”一词,代表这个时候他们是在进行国与国之间的对话。“加强两国海军军事互信,这比你想象的要迫切,并且比你想象的要重要。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在地中海和大西洋已经足够了,否则这对这个世界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所以我国政府希望能够在短期内,中美两国能够坐下来就海军问题进行平等互信的协商。就我个人而言,我相信坐下来交流总比使用舰炮对话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而我们都不是嗜血成性的恶魔,对么。”

    “那么贵国对于未来太平洋的和平是如何构想的呢?”托尼机警的问道。

    许景澄轻轻敲着茶几说道:“我并不懂海军,但我知道现在造舰的费用对于经济来说将是极大的负担。中美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而非诉诸于武力。相信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托尼公使应该对我们这个国家有所了解,我们地军事政策并非是进攻性的,而是维持国家的需要。在这里我有一个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中美两国对两国海军军力可以签订一个协议,由这个协议做为两国军事互信的基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