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年前,这条商路匪患严重,为了保证安全,一支商队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人一多,没有那家小店能同时做出这么多饭菜,所他们会提前做好这种吃食,一包饭十几个大钱,买了就能带上路,不会担误功夫。必竟商队里带得吃食,大多数时候都是能省则省,以备不时之需,草原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而现在之所以几百人赶班加点的作这么多食包,就是为了给正在朝库伦城赶去兵部后勤车队准备路上的吃食。

    西伯利亚方面军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打光了八成的弹药储备,而接下来他们会固守伊尔库茨克,准备迎击来自欧俄的俄军援兵,如果不及时的补充弹药,恐怕到时候近卫军的损失会很大。

    同时要补充的还有用来修建防御工事的水泥、钢材。这么多物资单单依靠铁路,无法在短时间内补充完毕,因此公路也成为了运输军用物资的主要选择。

    足够一万四千人吃用四顿食包,五万多个牛肉高梁食包要在两个小时内加工好,对于保德盛而言,几乎等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说牛肉、高粱都没有问题,但是加工出这些食物,绝对是一个挑战。

    “把补给站沿东门,由北至南分散布设五公里。军火、罐头、压缩干粮、急救包、药品,总之能补充的一样都不要落下。大军劳师远征,如果后勤跟不上,前线的几十万将士就是死路一条。”

    虽然开战以来每天地军费开支平均下来能够达到一百万元,但是像炮弹之类的消耗物资早就算入第五个五年计划的日常军费开支之中,再加上现在另一个消金大户——海军——还没开始行动。当前的损失相对大清来说几乎是微不足道。尤其是在年初,载湉所发布的宣战宣言引发了一轮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行动,沿海各大经济发达城市民众都纷纷捐款捐物,而中央银行发行的五亿元战争公债一经投放在数天之内便被购买一空。

    经济上的强大使得载湉有底气将这场战争打上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只不过不可能维持像西伯利亚方面军发动总攻的这两天战斗的消耗水平。不过能够尽早的结束战争还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其前提必须是载湉认为他拿到了应该拿到的东西。

    载湉的底气还来自于对于这场战争中国有着更大的自主性。

    中国不是在任何一个强有力的列强联盟的胁迫和支持下和俄国进行的战争,而是完全凭借自身实力。这是因为刘少卿把握住了最佳的历史时机,在欧洲局势明朗化的前夜和俄国进行战争,让大清成功的拉拢了德、奥等国,最重要的就是,美国人也倾向于中国这一方。

    现在的局势对俄国更为不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