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后,他国皆与之敌对,使德国甚重视与奥匈的同盟,而这次巴尔干的冲突更使这种亲密关系表露无遗,反过来对俄、塞构成明显威胁。至于俄、塞,虽未能以强硬行动作回应,但亦因此加强彼此的联系,以对抗德奥同盟。

    同时,这一次奥匈帝国成功的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让德国和奥匈帝国看到了中国在牵制俄国军事力量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于是,两国不约而同的开始加强和清政府的政治、军事合作。

    同样看到中国可能在中东问题上发挥作用的还有英、法两国。

    6月,英国和法国最先提出调解战争纠纷。

    事实上,驻扎在新加坡、香港的英国远东舰队和法国在西贡的远东舰队已经开始了某种不利于中国地动作。只不过载湉一口气拉出了四艘战列舰和四艘战列巡洋舰,有力的打压了两国远东海军的嚣张气焰。除非两国公然从国内派出更大规模的舰队,否则在南中国海根本无法压制大清龙旗舰队。

    中国海军的强势亮相,也使得法国内部争论了两个月之久的、要不要派遣一支有力的舰队跨越半个地球来介入战争的设想直接落空。当俄国陆军无法在西北和北方达成军事目标的情况下,法国在印度支那的陆军贸然发动对中国的陆上军事行动是不理智的。同样,如果不能保证路上军事行动的成功,仅仅派遣一支舰队去远东转悠一圈毫无意义。

    毕竟,舰队不能上岸。

    现在早已不是1840年了,清政府对工业的开发,以及对东北的开发,使中国北方完全摆脱了对江南的粮食和经济上的依赖。这种依赖即使是在1890年都已经难以威胁到中国了,何况是现在。

    正因为中国的北方广大地区在粮食上由对江南的依赖转为对东北粮食基地的依赖,也就决定了清政府不可能在对俄问题上妥协。因为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命根子交到敌人的手中。

    至于俄国舰队,在没有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支持下,连马六甲海峡都过不了。

    这一次载湉将自己的家底暴露出来一部分,也是为了保证这场战争的谈判中中国能够取得最大地战果。而不是被其他用心险恶的列强趁虚而入。

    但清政府的‘亮剑’也同样引来了英、法两国和美国政府的政治压力。原本没有将中国人放在眼里的英国政府忽然发现在远东居然有一个国家能够在每年增加四艘无畏级战列舰。

    到1908年,经过三年的技术积累和对船厂的扩建改造,中国的四大造船厂可以实现同步建造‘大帝’级——也就是英国的‘无畏’级战列舰了。以四大造船厂的能力,每家船厂都能够保持三年里一艘开工、一艘下水、一艘服役的建造速度。也就是说,如果清政府愿意,从08年开始,每年将有4艘‘大帝’级战列舰进入海军服役。

    这还不包括其它船厂同时建造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

    毫无疑问,当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亚洲,英国所谓的全球战略将彻底消失。亚洲,将成为中国人的亚洲!

    另一个对中国拥有庞大舰队表现出‘恐惧’的是美国。06年,当清政府将一笔无比庞大的工业订单抛给美国的时候,这笔涉及到步枪、火炮、弹药、卡车、蒸汽机车和铁矿石、石油等数个领域的订单就让罗斯福的‘大海军’政策濒临破产。

    大量的工业企业将生产重心转向更有利可图的对华贸易上,同时,为了运输这些工业品,原本用来制造战舰的船台和钢材也改为建造货轮。到08年,因为塔夫脱的上台,这一态势表现的更加疯狂。

    但中国在海军方面的实力展示,让一些美国议员不得不重新审视西奥多.罗斯福的政策。而这很可能会将中美两国引向海军军备竞赛。

    现在载湉最不担心的反而是俄国。在他看来,现在的尼古拉二世只是煮熟的鸭子——嘴硬。剩下来的事情已经变成三分军事七分外交。

    怎么保证胜利的果实不缩水,同时避免被英、法两国讹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载湉不在乎在停火问题上拖延时间。

    现在中、俄两国论经济实力显然沙皇会先承受不住,虽然这个不断扩张的大帝国的内部矛盾还没有彻底爆发出来,而载湉有的是时间等待时机来迫使沙皇让步。

    不过,此时的载湉自己也没有想好,到底要从俄国人那里得到什么。

    在载湉的眼中,现在的西伯利亚就像是垃圾一样。

    贝加尔湖以北和以东不是冻土荒原就是崇山峻岭,除了林木啥都没有。而且像现在已经控制在手中的赤塔、阿穆尔、北海和伊尔库茨克地区,除了大河流域之外,绝大多数土地都不适合种植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