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竞争一直都存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同行的竞争愈演愈烈,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

    ——我可能有点自夸了,小精灵横空出世直接威胁到了一些企业,甚至是大企业名牌企业,或许,人家认为这匹黑马终有一天会跑出,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因此,把它扼杀在摇篮中,是最适合不过的,而且,还有许多对他们来说,让人信服的理由,第一,它还没有太大的名气,第二,我们企业也无法与别人拼实力。第三,也最有假冒的可能。

    ——打掉一个来势汹汹的新星,又能宣传自己,何乐无不为呢!

    “按你这么说,他们总不能信口雌黄吧?总得有证据吧?没有确凿证据,法院也不会受理这一案件。”

    “什么叫确凿证据?媒体上宣传的那些还不够吗?虽然只是一面之词。本来只要有一方掌握了所谓的证据,法院就会受理,但并不能说明就是事实,法庭还要开庭审理,还要听听我们的,综合双方的意见,才能做出正确裁定。法院受理并不意味着什么,只是给原、被告双方提供了一个陈述的平台,就像原告和被告是平等的,原告并非正确,被告并非方无理。”

    ——有的记者还问到了张建中的情况:你这么年青就当企业一把手,能说说你过往的政绩吗?

    ——你不是干企业出身的,能说说,是怎么到企业来工作的吗?

    ——据说,你以前在基层当一把手的时候,曾走私开赌场,开发区几乎成了红灯区,这些只是传言吗?

    张建中“哈哈”笑。

    有人只是出于好奇,但不排除别有用心,他清楚,这些事永远也说不清,各人的角度不同,理解也就不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解释不评价。

    “这些都是个人问题,我不想在这种场合回答一些与官司无关的问题。”

    “有时候,企业的一把手的经历和性格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路向,因此,你的一些看法个人的问题,与企业也是息息相关的。”

    张建中打太极,笑着说:“这只是你的观点,我并不认同。”

    “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你并不能决定企业的发展?”

    张建中敏锐地意识到话里的含意,假冒大白兔并不是你的决定,而是更有话语权的人做出的选择。

    他还是笑容可掬,说:“我们是国营企业,我们的管理模式是一致的,不管大白兔也好,大黑兔也好,甚至是我们的小精灵也一样。应该由专家学者探讨这方面的话题。”

    他说,“如果,再没有关于官司的话题,采访就到这里结束。我们欢迎媒体的朋友对我们的关心,也尽力配合媒体朋友的采访。谢谢大家!”

    并不没其他安排,不请吃饭,更不送红包土特产。

    谁知道这些主动找上门来的记者出于什么动机?

    公事公办,谨慎为妙。

    第二天,各大报刊登了对张建中的采访,有的实事求是全文刊登,有的删除了那段关于商业竞争的话,更有甚者,还刊登了张建中回避不谈的个人问题。

    张建中对小甘说:“所有刊登采访的媒体都电话感谢,但那些全文刊登的多说几句,邀请他们再来作客,我们一定热情欢迎。”

    王解放说:“幸亏我们公事公办,否则,有的媒体可能把我们送了多少红包也会刊登出去。”

    张建中笑笑说:“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总工程师不无担心地说:“这场官司是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