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本来还在窃窃私语的群臣都不敢出声,说也奇怪,长公主虽年纪不大,但是身上那股威严之气倒是颇为浓重。

    赵宰相的脸刷得一下黑了几分,任谁听了这话,都知道是在责怪他看不起君先生和王然。

    “殿下,臣等是为王然将军贺喜,殿下怕是误会。”

    “哦,是么?”

    赵宰相就差瞪胡子了,“所言皆真。”

    在珠帘背后的鸾铃轻笑一声,淡淡道:“那就好。”

    赵宰相不满她持政,她是知道的,这人不属于武贵妃那派,倒也不是她这派。

    鸾铃道:“罢了,王然君器听旨!”

    王然和君器跪下,双双道:“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接下来所说之事都是赏赐之事,和前世一样,该赏还是得赏。

    完毕,鸾铃继续说另外一件事。

    “周朝统一后,各地急需有优秀才能的人来为其贡献,历来朝代年轻人都是通过察举制度,然其制度尤其弊端,而且越来越突显,其中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现象严重,本宫决定再实施另外一种考察制度,名为科举,无论是平民还是权贵皆可参加,今年开始实施。“

    此话一出,朝臣皆为震惊。

    “殿下,不可,你怎可更改祖制!“赵宰相先跳了出来。

    随即不少大臣也都出来阻拦,鸾铃见状,冷笑一声,“众大臣就不想知道何为科举考试?”

    持中立态度的太尉此时不由出来道:“殿下请讲。”

    “科举考试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闻言,大臣再次震惊,他们想不到会有如此制度。毕竟之前选拔入官都是先便宜自个家里人,最后才选外头那些有才能的。

    “此事我已与翰林院的太傅商量好了,全权交予他决策,若有任何不明,臣等都可去问他,再不明,可以到本宫面前来,本宫亲自说明。”鸾铃语气平平的,任谁都听不出情绪。

    “好,这个决定好!平民本就难以入朝为官,也难以进入翰林院,如今可以通过考试为官,这是最好的,臣赞同殿下的做法!”王然完全站在了鸾铃这边,与赵宰相形成两派,气地赵宰相胡子都要气歪了。

    “殿下,不可!”赵宰相不甘心,还是厉声阻拦,可鸾铃根本不想理会他,她是来命令的,不是商量,鸾铃站起来,朗声道:“退朝!”

    随即,拉着鸾险的小手离开大殿,一点面子都没留给宰相。

    赵宰相闻言,差点没晕倒在朝堂上。

    王然见状,偷着乐,拉着君器的手臂,离开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