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搬的东西比连南依想象中的要多。
单说书柜里面的书,就排满了十二个纸箱。
纸箱一并堆在新住所的客厅里面,连南依给搬家公司的人分了一箱水,最后剩下一瓶孤零零地躺在箱底,她拿出来。
搬家工们离开,伴随着“砰”的关门声,房间内变得安静。
连南依走到阳台,用冰凉的水瓶碰了碰邵准的胳膊。
“感谢你帮忙。”
从邵准家到鱿鱼店的半段路途,没有搬家公司的人接应,邵准出了大半部分的力。
他像是受过专门的力量训练,一个常年不爱出门的人,在体力上的表现甚至超过了搬家工人,实在不同寻常。
连南依没有追问这样的细节,她拉开阳台的窗户向外望去:“街对面是些茶馆。”
“晚上不是这样。”
“你还记得这里晚上是什么样子?”
“离学校很近,以前和同学来过几次。”
窗外的那条街,被T大的学生称为“玩乐场”。
曾经是这样,现在也没什么变化。
连南依有些怀念:“晚上七点,对面的茶馆就会把另一幅营业牌挂上,有些是霓虹灯牌,有些比较简陋,是荧光涂料写成的字牌。准时准点,打开音响,调亮灯光,茶馆变酒馆。街上临时的小吃摊,七点一刻搭好。等到七点半,就已经来来往往很多人了。”
“你以前经常来?”
“算是吧,许玫喜欢在这里吃晚饭,她和梁善就是在这里认识的。”
空气陷入沉默。
对于他们二人来说,这不是个轻松讨巧的话题。
邵准将水瓶盖子拧紧:“要下去吃点东西吗?”
连南依也想到他们两个早上一共只吃了一个西红柿。
墙面上的钟表正常运行,钟表里面嵌着的电池电量充足,现在是十点零七分。
连南依收回视线:“还要等个人。”
话音落下,门铃声响起。
进来的是个年轻男人,个子不高,他和连南依并排站时,还看不出这一点,但是和邵准比较,就会有种莫名的差异感。
单说书柜里面的书,就排满了十二个纸箱。
纸箱一并堆在新住所的客厅里面,连南依给搬家公司的人分了一箱水,最后剩下一瓶孤零零地躺在箱底,她拿出来。
搬家工们离开,伴随着“砰”的关门声,房间内变得安静。
连南依走到阳台,用冰凉的水瓶碰了碰邵准的胳膊。
“感谢你帮忙。”
从邵准家到鱿鱼店的半段路途,没有搬家公司的人接应,邵准出了大半部分的力。
他像是受过专门的力量训练,一个常年不爱出门的人,在体力上的表现甚至超过了搬家工人,实在不同寻常。
连南依没有追问这样的细节,她拉开阳台的窗户向外望去:“街对面是些茶馆。”
“晚上不是这样。”
“你还记得这里晚上是什么样子?”
“离学校很近,以前和同学来过几次。”
窗外的那条街,被T大的学生称为“玩乐场”。
曾经是这样,现在也没什么变化。
连南依有些怀念:“晚上七点,对面的茶馆就会把另一幅营业牌挂上,有些是霓虹灯牌,有些比较简陋,是荧光涂料写成的字牌。准时准点,打开音响,调亮灯光,茶馆变酒馆。街上临时的小吃摊,七点一刻搭好。等到七点半,就已经来来往往很多人了。”
“你以前经常来?”
“算是吧,许玫喜欢在这里吃晚饭,她和梁善就是在这里认识的。”
空气陷入沉默。
对于他们二人来说,这不是个轻松讨巧的话题。
邵准将水瓶盖子拧紧:“要下去吃点东西吗?”
连南依也想到他们两个早上一共只吃了一个西红柿。
墙面上的钟表正常运行,钟表里面嵌着的电池电量充足,现在是十点零七分。
连南依收回视线:“还要等个人。”
话音落下,门铃声响起。
进来的是个年轻男人,个子不高,他和连南依并排站时,还看不出这一点,但是和邵准比较,就会有种莫名的差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