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要做的很多,这就需要大量的钱财。

    现在长安城的商业银行收拢了不少存款,此外襄樊分行一样成立了,但是因为有些人不想长安城那样信任,因此收纳的存款还不是太多。

    因此,长安城总部给襄樊的各个作坊,商铺的借贷就成了让当地人信服的一个方式。

    张鹏先拿出一部分钱财扩大了香皂作坊,印刷作坊。使得作坊能够生产出更多的香皂和书籍。发售到楚地更多的地方。

    然后,张鹏还拿出一部分借出去给几个镇子的农夫,鼓励他们养猪。借出去的钱可以在五到十年返回。

    这样一来,张鹏在襄樊的官声就更高了。不少百姓都因此信服了商业银行襄樊的分行。

    分行的存钱多了,自然当地的望族对待张鹏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张鹏在襄樊是这样,魏和在灵宝就很好办了,灵宝本来就有陈安帮助建立的甜菜糖作坊,后来又开设了香皂作坊,印刷作坊,因此魏和在灵宝早早的都把控住了。这次商业银行的建立,不少当地种甜菜的,制作甜菜糖的人都主动把家里暂时不用的钱存到银行。

    钱财多了是就好办,洛阳那边都开始有不少人愿意来灵宝谋生了。

    这一系列的联动,直接让商县,襄樊等三地的合作越来越多。百姓对官府的态度就越来越好。

    马周在商县要做的更好,商县是三地的领头的,但商县特区毕竟是在大山中,随着三地的联动,后续就难免开始吃力了。

    可马周的办法多啊,他咬定了陈安留下来的好处和安排。商县对外发现出的生意都会有盈利带回来。这样对于商县百姓来说,平常的日子就够了。

    马周把重点放到了县学,县学是各个郡县最早开设算学,化学和六年义务教育的。因此人才就多。

    商业银行在各个郡县开始成立分行了,那就回要从商县的县学要人。马周就有了要求,人才可以给,但各地必须常年派人到商县的县学来学。而且马周在县学的基础上还开设了更高曾级的书院,这样一来,商县就一直保持最好的县学和书院。商县的文教就是大唐有名的。

    还有医馆是同样的道理。郎中的培养是商县的好。想当郎中就要到商县的医馆。

    所以,在马周的治理下,商县没有因为地处大山中间就落后,反而成了各地纷纷向往的地方。

    这些变化一天天的出现在各地。更多的人有了切身的感受。

    而陈安确实活的很难受,他要经常陪着太子李承乾读书。这日子太难了。

    如果只是陪着读书还好,问题是魏征次次讲了经书典籍都要问陈安一遍。

    陈安觉得再这样下去,那就成了太子陪他读书了。而且还有那么两次,明明是李承乾没有记住魏征讲的文章,魏征确埋怨是陈安在陪太子读书的时候不专注,打扰了李承乾。

    此外,魏征还常常把陈安叫到家中,说是让陈安在家里吃饭,而实际上魏征总是在吃饭前问一些书上的问题。有时候陈安回答不上来,魏征就把他给撵走,连饭都不给,更是不可能见到魏萍。

    陈安觉得再这样下去他就受不了了。他要有新的注意。

    他要带着太子行走天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陈安把这句话写了出来,他还在魏征讲书的时候拿了出来。这句话震惊了魏征。名句啊,包含了大道理。

    读万卷书,要做个有才学的人。行万里路,就是让自己的才学应用出来。这是魏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