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能用呢,李世民还准备给魏和的官职适当高一点。
商县的教喻,这本来就不是大唐的官职,是陈安提出设置的,品级不高,就是个从八品。
现在魏和成为了进士,声名很高,李世民还要考虑怎么表彰呢。
所以,李世民把话题转移了,他问魏征关于商县官吏的配置和品级怎么规制。
这个问题把魏征难住了,按大唐律,上等县县令是正七品,商县原本是中下等县,县令是从七品。
以此类推,县丞从八品,那么教喻最多就是九品。
可他看李世民的意思是要把商县所有的官吏品级都提升,而且还想超过上等县。
这就不和规矩了。你不能因为商县县学这次参加科举的人多就把商县所有官吏都提高品级啊。
因此,魏征是反对的。他还特意强调魏和的品级就不能高。当个教喻就已经是破例了。
魏征的态度很让李世民表现的很为难。他告诉魏征,自打他下旨授权陈安全权管理商县,陈安就给他出了不少难题。
先是县学教喻和商业局主办的官职设置,这个问题他同意了。就是两个官吏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可现在商县名气太大了,铜矿,作坊,县学等等。
他还曾经想过,要不然就把商县改成郡府。这样就好办了。
可是,一个县城升格为郡府,那原来的上洛郡怎么办?
李世民有点后悔把商县让中书省直属了,有点麻烦啊。
所以,为了不麻烦,他突然想到还不如当初直接就分封给陈安算了,在给陈安一个爵位。反正都是交给陈安去管理。
这样的话,魏和交给陈安了,在陈安的封地,只要不超过三品,啥官职都可以给。
当魏征听完李世民的话,他立刻就忘记了他要谏言撤销魏和进士功名的事。
这怎么可以,就是为了省事?所以封爵?然后把商县所有官吏的品级都按照不超过三品就可以?
他赶紧劝阻,只要不给陈安封爵,魏和的功名就先保留算了。
对魏征这个态度,李世民是很满意的。
他就是那么一想,然后那么一说,他的目的是打发走魏征。
商县已经是中书省直属了,这个不能变。至于县衙官吏的设置,那就让陈安完全拿出个章程看看。
不是什么大事,不过稍微麻烦一点。
李世民是要让陈安在做的好一点,只要陈安敢做,他李世民就敢放手。
商县的教喻,这本来就不是大唐的官职,是陈安提出设置的,品级不高,就是个从八品。
现在魏和成为了进士,声名很高,李世民还要考虑怎么表彰呢。
所以,李世民把话题转移了,他问魏征关于商县官吏的配置和品级怎么规制。
这个问题把魏征难住了,按大唐律,上等县县令是正七品,商县原本是中下等县,县令是从七品。
以此类推,县丞从八品,那么教喻最多就是九品。
可他看李世民的意思是要把商县所有的官吏品级都提升,而且还想超过上等县。
这就不和规矩了。你不能因为商县县学这次参加科举的人多就把商县所有官吏都提高品级啊。
因此,魏征是反对的。他还特意强调魏和的品级就不能高。当个教喻就已经是破例了。
魏征的态度很让李世民表现的很为难。他告诉魏征,自打他下旨授权陈安全权管理商县,陈安就给他出了不少难题。
先是县学教喻和商业局主办的官职设置,这个问题他同意了。就是两个官吏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可现在商县名气太大了,铜矿,作坊,县学等等。
他还曾经想过,要不然就把商县改成郡府。这样就好办了。
可是,一个县城升格为郡府,那原来的上洛郡怎么办?
李世民有点后悔把商县让中书省直属了,有点麻烦啊。
所以,为了不麻烦,他突然想到还不如当初直接就分封给陈安算了,在给陈安一个爵位。反正都是交给陈安去管理。
这样的话,魏和交给陈安了,在陈安的封地,只要不超过三品,啥官职都可以给。
当魏征听完李世民的话,他立刻就忘记了他要谏言撤销魏和进士功名的事。
这怎么可以,就是为了省事?所以封爵?然后把商县所有官吏的品级都按照不超过三品就可以?
他赶紧劝阻,只要不给陈安封爵,魏和的功名就先保留算了。
对魏征这个态度,李世民是很满意的。
他就是那么一想,然后那么一说,他的目的是打发走魏征。
商县已经是中书省直属了,这个不能变。至于县衙官吏的设置,那就让陈安完全拿出个章程看看。
不是什么大事,不过稍微麻烦一点。
李世民是要让陈安在做的好一点,只要陈安敢做,他李世民就敢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