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宴提过给姜瑾送信的来龙去脉,再看姜翰林与霍怀定的暗中试探,霍以骁放下酒盏,道:“既都是好福气,不如都沾一沾,福气与福气凑成对算了。”

    话音落下,霍怀定瞪大了眼睛。

    以骁说话就是不绕圈子,联姻大事,该隆重些,探了底,夫人登门去,与姜家商量商量,哪里就这么一拍脑袋……

    算了,以骁自己的亲事,最开始那也是一拍脑袋。

    只是去了趟临安就定了,让人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还是听听姜大人的回答。

    姜大人回答不了,他在官场沉浮几十年,各种性情的人都共事过,其中也不乏如四公子这样,把事儿摊开来说的。

    可、可这一桩,与其他政务上的事儿能一样吗?

    四公子一开口,直接就把他们慢慢思考的路子给绝了。

    不是只不好慢慢思考,连拒绝都变得不好意思起来。

    总不能说,我们姜家不想早早被牵连在皇子们的争位之中,不想与四公子有那么近的关系……

    姜翰林再会打太极,都不太能开这个口。

    他只能强撑着笑:“凑成对,不止是两家人的事儿,说到底,是两个孩子的事儿,我们做长辈的琢磨得再多,还是要两孩子自己欢喜,是吧?”

    霍怀定隐约品出些姜大人的回避来,顺着这话道:“老大人说得对,得他们自己看。”

    姜翰林微微颔首。

    霍大人就是霍大人,台阶走得多顺畅,要说往来,谁不喜欢与这样拿捏得准、考量得多的人家往来?

    霍以骁亦看得清楚,心里不由好笑。

    让暄仔之前老把什么“老丈人看女婿”挂在嘴上,现在,老老丈人挑剔他呢。

    三人各自明了,席间也就不再拉这红线,说些近日朝廷事,酒菜下肚,很是和睦。

    放下筷子时,姜翰林记得自己今日意图,便问了一句:“周尚书有两位千金,也够他伤脑筋了吧?”

    霍怀定一下子悟了。

    原来如此。

    姜大人并非不满意暄仔,而是姜家还未想好,又听说周沛今日寻过他,担心周家捷足先登。

    他就说呢,暄仔这样的青年才俊,不至于入不了姜家的眼吧?

    话说回来,联姻之事,多想总没有错,他们男方,哪有不给女方时间,一个劲儿催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