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昭似乎气不过,直接从椅子上噌地一下跳了起来,还在不依不挠。

    “住嘴!”

    这时,皇后直接将手中的茶盏朝着小几上重重一搁。

    砰地一声响,在偌大的大殿里响彻开来。

    霎时,整个仁寿宫地面都仿佛跟着震了三震。

    大堂里,所有宫女嬷嬷纷纷眼观鼻,鼻关心,双肩微微乱颤了起来。

    就连挂在廊下的画眉也被吓得在金丝鸟笼中四下逃串。

    “好了好了,昭儿,莫气了,就当来皇祖母宫里头多待待,权当多陪陪皇祖母了,你这孩子,年纪这么小,脾气倒是大得很!都怪你父皇,将你给宠坏了,怎么在皇祖母这里不愿多待,不愿对着皇祖母这张老脸对不对?”

    这时,一道和善慈祥的老人声音在头顶响了起来。

    只见,坐在高堂之上的,是一位满头银发,却鹤发童颜的老人家,老人家着一身降紫色宫袍,上头绣着金色祥云和金凤,通身雍容华贵,又见脖颈上挂着一窜拇指大小一颗的翠绿挂珠,挂珠颗颗饱满圆润,晶莹剔透,是东海进贡的最罕见珍宝,而她头上梳着一丝不苟、高贵大气的宫鬓,头上插着凤钗,缀着一朵半个巴掌大小的牡丹珠花,看上去富态庄重至极,而那张带笑的脸,却令整个人慈祥又温婉。

    太后只挥着带着镂雕簪玉赤金护甲朝着元昭招手。

    元昭瞬间便一脸委屈的扑进了太后怀里,搂着太后道:“皇祖母,昭儿也不过是怜惜皇祖母您的身子罢了,您一把年纪了,还在这里苦等了一个小辈等了一整个上午,这京城的臣妇们若各个这般来给您请安的话,还不得给您累够呛!”

    元昭搂着太后明里暗里编排着卫臻,顺道告着皇后的状。

    太后将元昭搂在怀里揉了几揉后,这才将目光投放到了殿堂上那个久跪不起的身影,淡淡道:“你就是煌儿媳妇儿?抬起头来让哀家瞅瞅!”

    太后话一落,只见整个仁寿宫里,所有目光齐齐朝着那道跪拜身影看了去。

    只见卫臻摇摇晃晃的从地上爬了起来,盈盈笑着,抬起了头来。

    太后没叫起,她就规规矩矩,老实听话的跪着。

    脸上仰着一道略带着“傻白甜”的真情实意的笑意。

    众人目光落到她的脸上后,嗖地,整个厅堂里的气氛都凝了一凝。

    十五岁的卫臻早已出落得飘飘欲仙,美撼凡尘了。

    她十二岁便凭借着“楼兰仙子”的美名名震京城,那时,其实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方静姝的文采实则占据了上头,为她的美貌添了砖加了瓦罢了。

    而三年过去了,十五岁的卫臻扎扎实实衬得那句“楼兰真仙子”了。

    只见一袭洋红色襦裙的卫臻跪在那里,像是一朵盛开的牡丹花似的,美,娇,媚,惑,好似任何一个赞美的词落在了她的身上,都无比的契合。

    原来有人真的可以美到像是从诗词里,从画里走出来的似的。

    还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