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你小孩家家还知道挺多,你还知道弹棉花。我也想找啊,可是人家不来咱大队啊。”蔡母摇头。

    像磨刀、磨剪子、焗锅焗碗、弹棉花的师傅都是四处走的,她们四大队太偏了,很少有人过来。

    蔡丹懂,就像她攒了一堆瓶子,想卖破烂,但是收废品的偏偏就是遇不着,这种经历她也有过。

    “你四哥、五哥今年长得多,这棉袄肯定是穿不了了,回头改大点,把你爹那棉袄给拆了,布和棉花也都够了。”蔡母已经在考虑怎么拆最省事了。

    蔡丹看到蔡母表情平静,果然时间就是最好的疗伤药。

    蔡母将棉袄叠了起来,又抱过来一铺棉被,这回直接上手,开始拆线。

    不过不是那种暴力拆,而是从一头开始。

    蔡丹也不惊讶,她还知道蔡母这样做是因为这线还要二次使用。

    对于这个年代人的精打细算,她是很佩服的。

    她也跟着帮忙。

    母女俩动作很快将东屋的棉被拆完了。

    这时候的棉被不像后世,有里子有被罩。

    因为布有限,所以就一层。

    所以要用线横、竖的缝上,防止棉花跑。

    “娘,我们晚上盖啥?”蔡丹有些傻眼。

    不能盖棉花吧。

    被子里的棉花一点不白了,有些范灰、黄色。

    而且一点不暄软。

    蔡母很是不以为意,“你去你四哥他们那屋睡,我有棉袄呢,随便对付一晚就是了。”

    “那我也盖棉袄吧。”她就不和四哥、五哥挤吧了。

    她怕再被五哥给尿了,她对童子尿有阴影。

    蔡母居然同意了,“那也行,你盖你爹这个棉袄,跟被子也没差啥了,到时候你把腿伸袖子里,保证比棉被还暖和。”

    蔡丹:服了!真的是什么年代都有神操作!

    蔡母又把枕头给拆了。

    这个是有两层的,里边放得是稻糠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