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登闻鼓,不是拨浪鼓!

    不能随便乱敲的!

    无羡见御史向她扑来,想来抢她手中的鼓槌,转了个身,灵巧了避过了他,“大人就不问问小民,为何要奏登闻鼓吗?”

    有什么可问的,看他的年龄就知道,必然是在胡闹,“乱敲登闻鼓可是大罪,快快将鼓槌放下来!”

    无羡哪会听他的,右手猛地发力,鼓槌再次落在登闻鼓上,发出咚的一声巨响,须臾之间,便传遍了大半个京师。

    御史毕竟年纪老迈,哪里是身法灵巧的无羡的对手,抢了半天,连他的一片衣角都碰到,反而将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只能将城门的守卫喊过来帮忙。

    一共来了五个人,个个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气势汹汹地冲向了顽童。

    本是想将他抓起来的,哪知他同一条泥鳅似的,滑不留手,一溜烟就给跑了。

    跑了就好!

    御史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想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计较,打算回去继续打盹,脚步刚迈出去,就听咚的一声自耳畔传来。

    怎么回事?

    他不是跑了吗?

    登闻鼓为什么还会响?

    御史眯着老花的双眼一看,就见那成童竟然将腰带解了下来,缠绕在了鼓槌上。

    只要他一甩腰带,即便离开了七八步远,依旧能够奏响登闻鼓。

    他还真是把登闻鼓,当拨浪鼓给敲了。

    气急而败坏。

    御史顾不得往日的形象了,仰着脖子对守卫大吼,“快把那个小畜生抓起来!”

    京师十多年都没响过登闻鼓了,刚开始,百姓还没反应过来,还以为哪里要唱堂会了。

    直到有人大呼一声,“登闻鼓响了,有大冤,快去长安右门!”

    呼啦啦,一群人如同闻到了腐肉的苍蝇,齐刷刷地涌向了长安右门。

    到了地儿,就见五个侍卫正追着一个少年,少年时不时地用腰带缠绕的鼓槌,击打在登闻鼓上。

    那成童腰肢柔软,身法灵巧,将鼓槌耍的跟流星锤似的,将一群侍卫逗得团团转,比北京天桥下的杂耍还精彩,引得不少人纷纷鼓掌。

    于是乎,本是庄严肃穆的登闻鼓前,宛若上演了一场闹剧,如此闹下去还了得?

    御史气得直跺脚,又去找帮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