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多嘴(3/4)
“可你领兵打仗难道不洗澡?”
“都打仗了,哪还有功夫琢磨怎么洗澡?几个月不洗都是有的……”莫仲越说完,看着沈渊流露出嫌弃的表情连忙又道,“在后方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伙夫给我烧洗澡水……也……也不是一直那么……”说完想想,干嘛跟对方说这些?又干咳一声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拘于那些小节。”
沈渊挑眉,不想再继续问了。
他们在魂池里的对话,旁人自然是听不到的,只道沈渊晕堂刚醒,人还有些懵懂,连忙有人出去叫来小厮,拿了一炉冰香进来,凑在沈渊鼻下让他嗅那冰冷醒脑的香味。
沈渊一闻到那香果然便回过神来,打了个喷嚏道:“我没事,我没事!”
文房里这群同僚属沈渊年纪最小,大家都拿他当晚辈来看,今日来的又都是跟他关系不错的几个人,自然都格外关心,要来了厚毯给他裹了一层防他受凉,又让他坐在池边休息,捧着冰香慢慢缓气。
沈渊其实嗅过冰香之后便好了,这种用来提神醒脑的东西他以往熬夜读书时常用,有点自然而然的反应,这会儿人也清醒多了,只是为了跟莫仲越交谈,做出闭目养神的样子,果然见同僚没有来打扰他之后,便在魂池中跟莫仲越对质起来。
“听说你要娶亲?”
莫仲越一愣:“媒娘还没上你家提亲么?”
沈渊也跟着一愣,忽然有种舒心的感觉,然而转念一想又皱眉:“为什么?你当你的王爷,我做我的地方文书不好么?”
莫仲越似乎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忽然若有所思地道:“红家的人从血脉里就充满了对帝王权柄的野心,我不相信你会例外,你说过,那异魂告诉过你,如果我为帝,同苍天下将四分五裂,百年战乱不止,民不聊生,而她附身于你,正是为了以你的太子身份夺回皇位,匡正历史,这对你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你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别跟我说你对权倾天下毫不动心,我不信,你说实话。”
沈渊沉默了一下后,睁开了眼,朝汤池里的同僚一揖手道:“郑兄,诸位,小弟略感不适,就先回官舍去休息了,改日再也各位聚吧。”
众人互相看看,也不硬留他,嘱咐他路上小心之后,便继续泡汤,任他自己走了。
沈渊默默回到熏衣间,取了已经熏干的衣物,一件件仔细穿上,交了台号,出了汤室,回到官舍中。
官舍本就没多少人住,休沐日有家室的又都已回家,其他人都在泡汤,此刻便显得十分安净。
莫仲越似乎知道沈渊内心纠结着,也没有催促他,只是等着。
沈渊在门前的台阶上坐下,望着中庭天空中的上弦月,良久,轻轻笑了一声,莫仲越不知道这笑声中自嘲更多些,还是悲哀更多些,他只听到沈渊说:“启明四十六年,帝殒,谥号庸帝,其生平平,不谙国事,守成维艰,兵穷将管,粮不存几,百姓碌碌,君不刚,国不威,故以庸定号,至其后出,戾帝,殇帝,厌帝,国力渐衰,乃自庸帝始,故后人贬其为同苍之哀也。”
莫仲越愣住了:“这……”
“你以为我做皇帝扶正了历史,就会是个好皇帝?不,我不是,我平生所学不是帝王之道,治不了国。”沈渊看着他,忽然古怪地一笑,“知道在那个所谓的正史里,你是什么下场?”
莫仲越皱眉,不说话。
沈渊也没有期待他回答,继续道,“启明二年四月,帝恶,令威宁王自戕,初九,莫峻自缢于双凤陵。”他低下头,说道,“你被逼死后,莫家军哗变,最后被兵部收编,从此拉开了朝堂上文武派系之争。”
莫仲越皱眉:“莫家军只凭虎符调遣,除帝王和莫氏家长之外无人能调,被兵部收编,是陛下自斩臂膀之举,怎地这么傻?!”
沈渊苦笑:“你指望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帝王权术的人懂这些?”
莫仲越沉吟片刻道:“这就是你不想当皇帝的原因?你怕背负那个千古骂名……”
沈渊点点头,又摇了一下头:“你虽然谋逆称帝,但你在位之时,天下至少还是稳定的,你死之后,天下四分五裂各地争战,但百姓甚至还有余粮,如此支撑二十余年才彻底成为乱世,后人也没有将那天下乱世归罪于你……所以,你我想比,你更适合当这个天下之主,不是么?”
“都打仗了,哪还有功夫琢磨怎么洗澡?几个月不洗都是有的……”莫仲越说完,看着沈渊流露出嫌弃的表情连忙又道,“在后方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伙夫给我烧洗澡水……也……也不是一直那么……”说完想想,干嘛跟对方说这些?又干咳一声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拘于那些小节。”
沈渊挑眉,不想再继续问了。
他们在魂池里的对话,旁人自然是听不到的,只道沈渊晕堂刚醒,人还有些懵懂,连忙有人出去叫来小厮,拿了一炉冰香进来,凑在沈渊鼻下让他嗅那冰冷醒脑的香味。
沈渊一闻到那香果然便回过神来,打了个喷嚏道:“我没事,我没事!”
文房里这群同僚属沈渊年纪最小,大家都拿他当晚辈来看,今日来的又都是跟他关系不错的几个人,自然都格外关心,要来了厚毯给他裹了一层防他受凉,又让他坐在池边休息,捧着冰香慢慢缓气。
沈渊其实嗅过冰香之后便好了,这种用来提神醒脑的东西他以往熬夜读书时常用,有点自然而然的反应,这会儿人也清醒多了,只是为了跟莫仲越交谈,做出闭目养神的样子,果然见同僚没有来打扰他之后,便在魂池中跟莫仲越对质起来。
“听说你要娶亲?”
莫仲越一愣:“媒娘还没上你家提亲么?”
沈渊也跟着一愣,忽然有种舒心的感觉,然而转念一想又皱眉:“为什么?你当你的王爷,我做我的地方文书不好么?”
莫仲越似乎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忽然若有所思地道:“红家的人从血脉里就充满了对帝王权柄的野心,我不相信你会例外,你说过,那异魂告诉过你,如果我为帝,同苍天下将四分五裂,百年战乱不止,民不聊生,而她附身于你,正是为了以你的太子身份夺回皇位,匡正历史,这对你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你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别跟我说你对权倾天下毫不动心,我不信,你说实话。”
沈渊沉默了一下后,睁开了眼,朝汤池里的同僚一揖手道:“郑兄,诸位,小弟略感不适,就先回官舍去休息了,改日再也各位聚吧。”
众人互相看看,也不硬留他,嘱咐他路上小心之后,便继续泡汤,任他自己走了。
沈渊默默回到熏衣间,取了已经熏干的衣物,一件件仔细穿上,交了台号,出了汤室,回到官舍中。
官舍本就没多少人住,休沐日有家室的又都已回家,其他人都在泡汤,此刻便显得十分安净。
莫仲越似乎知道沈渊内心纠结着,也没有催促他,只是等着。
沈渊在门前的台阶上坐下,望着中庭天空中的上弦月,良久,轻轻笑了一声,莫仲越不知道这笑声中自嘲更多些,还是悲哀更多些,他只听到沈渊说:“启明四十六年,帝殒,谥号庸帝,其生平平,不谙国事,守成维艰,兵穷将管,粮不存几,百姓碌碌,君不刚,国不威,故以庸定号,至其后出,戾帝,殇帝,厌帝,国力渐衰,乃自庸帝始,故后人贬其为同苍之哀也。”
莫仲越愣住了:“这……”
“你以为我做皇帝扶正了历史,就会是个好皇帝?不,我不是,我平生所学不是帝王之道,治不了国。”沈渊看着他,忽然古怪地一笑,“知道在那个所谓的正史里,你是什么下场?”
莫仲越皱眉,不说话。
沈渊也没有期待他回答,继续道,“启明二年四月,帝恶,令威宁王自戕,初九,莫峻自缢于双凤陵。”他低下头,说道,“你被逼死后,莫家军哗变,最后被兵部收编,从此拉开了朝堂上文武派系之争。”
莫仲越皱眉:“莫家军只凭虎符调遣,除帝王和莫氏家长之外无人能调,被兵部收编,是陛下自斩臂膀之举,怎地这么傻?!”
沈渊苦笑:“你指望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帝王权术的人懂这些?”
莫仲越沉吟片刻道:“这就是你不想当皇帝的原因?你怕背负那个千古骂名……”
沈渊点点头,又摇了一下头:“你虽然谋逆称帝,但你在位之时,天下至少还是稳定的,你死之后,天下四分五裂各地争战,但百姓甚至还有余粮,如此支撑二十余年才彻底成为乱世,后人也没有将那天下乱世归罪于你……所以,你我想比,你更适合当这个天下之主,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