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珠很快听到了隐约的琴声,从目标船仓传来。

    姓徐的多半在船里?

    她放缓了脚步,待衙役的吆喝拉远了些,继续侧耳倾听。

    听着听着,郑海珠眯起眼睛,不由自主地咬住嘴唇。

    她确定,自己数年前在澎湖的白沙屿听过。

    出自日僧永海之手。

    不会错!因那旋律掺杂了古怪的异域风格的半音,完全不像南直隶文士们常弹的琴曲,郑海珠还以为是日本人所写,可永海告诉她,自己是从爪哇一位唐人后裔处学的。

    郑海珠看到船身在微微晃动,显然,背向河岸的另一侧甲板上,也有人。

    琴声变得越发响了,过来数船的衙役甚至嘀咕了一句:“唷,这是哪家官人的船,还真他娘的有雅兴。”

    郑海珠忽然意识到,这琴声,或许是为了掩饰其他动静。

    思忖间,骆养性带人过来了,作势问衙役道:“这是哪个州府的?”

    “爷,是南直隶的。”

    “进去问话,和前头那几艘一样,不许漏了人。”

    骆养性粗声吩咐着,余光确认郑海珠在近旁,就举步走上托板。

    琴声停了。

    舷梯上,几个水手低头立着。

    骆养性看了看灯火通明的船仓,怒道:“怎么?还要老子下去请安?让你们话事人上来!”

    “军爷息怒,在下是陪友人入京游历的。”

    朱乾珬提着袍子,走上甲板。

    骆养性看到混在锦衣卫里的郑海珠,忽然挪步,往船头走去,佯作查探,复又回还。

    郑海珠不能开口亮了女声,只能用事先商定的暗号。

    他心里有数了,眼前此人就是郑夫人说的徐公子。

    骆养性冷哼一声,点了两个锦衣卫:“你下去搜一遍,舱里不许留人。”

    须臾间,又上来几个人。

    骆养性正看着朱乾珬拿出的路引:“姓徐?广东人?官话说得不错啊。怎地在南直隶还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