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我倒信,好歹我随他征战多年,数次救他于险境,秦王想来不吝赏赐,这点钱不至于伤了和气,不过……”尉迟恭撇撇嘴,道:“我却也不愿让他看扁了,若非必要,此事还是瞒着的好。”

    “将军可知道先秦名将王翦?”吴关突然问道。

    “自然知道。”

    “那将军知不知道,同为秦将,白起落了个被逼自刎的下场,王翦却功成身退,这是为何呢?”

    尉迟恭不说话了,显然他明白王翦的聪明之处。

    数百年前,秦王嬴政继位后开始了一统天下的战争,秦所灭的六国中,有五国是王翦与其子王贲带兵所灭。

    在灭楚之战中,王翦坚持要兵六十万,而年轻气盛的将领李信则表示二十万人马足矣。

    秦王觉得王翦老了,怕死,便重用李信,王翦称病辞官,告老还乡。

    结果,李信中计,秦军大败,嬴政十分后悔,觉得当初应该相信王翦的判断。于是嬴政快马加鞭赶去王翦老家,向其致歉,并答应让王翦带六十万人马攻打楚国。

    出征时,王翦向秦王请求“美田宅园池甚众”,嬴政便问他:“将军行矣,何忧贫呼?”

    王翦怕此战有去无回,为了子孙着想,又请求了更多赏赐。

    不仅如此,出征前他接连向秦王请求了五回赏赐。

    此举连王翦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说他不像话。

    王翦却说他这么做是在保命啊。

    秦王生性多疑,他统帅六十万兵马出征,几乎是秦全国的兵力,此刻他必须表明自己除了钱财良田,子孙平安,别无他求,只有这样秦王才不会疑心他拥兵自重。

    吴关打破沉默道:“将军以为,您如今的境遇与王翦相比如何?”

    尉迟恭不语。

    他了解李世民,自不会将他与暴秦相提并论。

    但他也很清楚,国家稳定后,如何卸去武将的兵权,乃是每个君王都要面临的问题。

    他和李世民,都逃不过宿命。

    吴关继续道:“表面看来,将军采了私矿,可能被人诟病,可若是方法得当,或许能将劣势变为优势,从长远计,此番东窗事发,未见得是坏事。

    是否向太子坦白,将军还是快些做出决定吧。

    若将军需要,前两个难题,即追查董大河和那逃跑的矿工,我们愿意试试。”

    “你为何帮我?”尉迟恭问道。

    “因为我们亦有求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