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这种不稳定性。

    有时候恨不得为对方献出所有,有时候又会盲目、可笑、幼稚的固执,封闭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不肯出来。

    两人一路斗嘴,返回了水帘洞。

    猴王继续开宴会,和一种小猴子们打闹不提。

    紫琅心中对猴王的感觉渐变,却又羞于启齿,一直不说。

    却说猴王夺了那混世魔王的斧头,每日操练,却始终觉得不顺手。

    还是那老猴子,猥琐的跑到猴王身边,看出了猴王的不顺心,便开口问道:“大王可是为了兵刃之事烦心?”

    猴王道:“我在师父处学得两门棍法,威力惊人。如今却愁没有趁手的兵刃。”

    老猴子道:“这有何难,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兵器,却不趁心?”

    老猴子话音落下之时,化散无形,宛如天地意志的楚河,也跟着紧张起来。

    龙宫已经搭建好,整个剧情就等着猴王进入后展开。

    甚至那定海神针,也已经立在了龙宫之中。

    但却只是虚有其表。

    在这个大半为虚假的世界里,它或许真的可以定住东海,且大小如意。

    但是楚河很确定,自己无法把它拿出去。

    别说是拿到现实,即使是从心念中的西游世界,取出到大唐也做不到。

    故而还是要等猴王取得定海神针后,玄奘法师降服了嗔魔,楚河才能向他询问其中的道理,得到想要的答案。

    听了老猴子的话,猴王眼前一亮,顿觉有理,便要去往龙宫,求取兵刃。

    此时紫琅却道:“悟空!莫要听这老猴子胡说。那龙宫岂是善地!东海龙王位列仙班,掌管一方云雨布施,手眼通天。你去龙宫求取兵刃,只怕是自取其辱,说不得还起了冲突,恶了龙王,却是大大不妙了。”

    猴王本是嗔魔所化,气性之大,远超寻常。

    如今又被紫琅质疑,不仅没有被劝住,反而冷笑一声道:“你且看我不起。却看我去那龙宫,寻那老龙王取了上好的宝贝回来,再与你瞧。”

    说罢不再废话,跳至桥头,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

    猴王怎么下到龙宫,套路威逼龙王,求得定海神针和一身披挂,且无需再多言。

    却说猴王离了花果山后,紫琅心中也是闷闷不乐,自知被猴王误会,却又不屑解释。

    想着留书一封,先出去游玩几日再回来,也当换个心情,免得继续与猴王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