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一时行错炁,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损伤,顶多是突然大笑、大哭,或者暴怒,但很快便会平息下去。

    况且。

    不是有修道领路人在么?

    想到这,李慕玄看了眼台上的洞山,心中顿时大定。

    虽然先生已经不能修行,但既然传自己法术,便说明他有应对突发情况的解决办法,总不能只管发货不负责售后吧?

    旋即,李慕玄合上书本。

    闭目准备行炁。

    而此时,正在台上授课的洞山注意到这边情况,嘴角微微上扬。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

    “师弟啊师弟,你也别怪我,当初师父也是这么教我的,等伱这次出完糗后,多少能长点记性,不敢再自作主张。”

    自从上次接到师父左若童来信。

    洞山便知道。

    李慕玄已经通过了考验。

    或者换句话来说,师父承认自己错了,李慕玄从头到尾确实没演。

    只是现在的李慕玄,跟他家乡街坊邻居口中的‘恶童’相比,为什么前后差距会如此之大,那就不得而知了。

    说不定是当初从屋顶摔下来时,在生死间见到真我,又或是什么其他原因。

    而这也算不上什么十分稀奇的事。

    毕竟李慕玄本性一直不坏。

    况且历史上也不乏这种幡然醒悟,浪子回头的人,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慕玄一介少年,就拥有如此成熟的心性。

    借用禅宗那套说辞。

    见性成佛。

    有的人先修手段,历经半生方才见性,有的人先见性,然后再修手段。

    而经过洞山这一个月的观察,李慕玄明显属于后者。

    这是好事,但也不好。

    所谓见性成佛,见的是自性天真之佛,这类人若是能伏住烦恼,常自觉照,举动就和圣人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