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知道王守仁撤兵的路线,是往威宁海、猫儿庄的方向走,王琼在增援之事上也都有了明确的方向。

    不再跟之前一样,好似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往哪走。

    现在就明确往威宁海一处去,如果能跟王守仁配合,再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灭虏”之战,那他王琼或许也有机会晋升伯爵了。

    ……

    ……

    九月二十四。

    南京城内。

    当天是朱厚照的生日,在大明这称之为“千秋节”,跟皇帝的“万寿圣节”相对,照理说这天大臣应该一齐进宫给太子贺寿,皇帝还要赐宴的。

    但因为朱厚照这天在南京,京城的贺寿活动又因为西北战情变化多端,从而被取消。

    可南京城内给太子贺寿的礼数却并未因此而取消,甚至南京城内的官员好不容易有一次巴结当今储君的机会,一堆人跑去朱厚照所住的“行宫”给送礼,车驾络绎不绝。

    跟一齐进宫贺寿不同,这次更好像是哪家的权贵家里有喜事,来的时候更随意,送的礼物也五花八门。

    “都是给我的?”

    朱厚照以前虽然也过生日,但所收到的礼物都被朱祐樘给“没收”了。

    而且京城的大臣也不会给太子送什么贵重礼物,所讲的是“礼轻情意重”,礼物要有内涵,象征对太子课业的期许。

    但在南京城里,就没那么多规矩了,基本上是什么贵重送什么,而且张周似乎也没权力把大臣给太子的礼物给克扣下来。

    张周在旁边瞄着正在拆礼物的朱厚照,道:“要有志气,你缺这点东西吗?”

    朱厚照道:“先生你真说对了,我还真缺呢,回京途中,花销怎么办?这趟出来我都花了一千多两银子了,你知道父皇一定不会再给我银子的,花一两少一两啊。”

    说到这里,朱厚照目光热切望着张周,“大臣的礼物都送了,先生准备送学生什么?”

    张周想说,我送你一巴掌。

    怪不得你爹对你的教育这么发愁,你小子成天就不学好啊,你让我一个两辈子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忍不住就想好好提溜你,把你带上“正途”。

    就算此事很有挑战,但当老师的往往就是这么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小教鞭给你伺候着。

    让你领教一下什么叫体育老师生病了,也让你知道什么叫留堂测验。

    “本先生从不备薄礼。”张周道。

    “那就是厚礼了?是什么?”朱厚照更加兴奋。

    张周冷冷道:“厚礼更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