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笑了笑。

    他很想问,刘阁老,这话就是说说而已,你还真信?

    刘健补充了一句:“草原的豺狼,从来都是居心叵测,毫无信誉可言,朵颜三卫和辽东女真便是先例。”

    “嗯。”

    朱祐樘点头。

    严格来说,整个西北甚至是草原,都在大明的掌控之下,但其实这些藩属国所谓的臣服,也不过是走个形式,而辽东的朵颜等卫曾经可是实打实归顺于大明的,但归顺之后马上复叛,永乐九年朱棣北伐草原时,朵颜三卫便已加入鞑靼联军一方。

    所以对于大明的君臣来说,都不相信火筛会真心实意归顺大明。

    张懋则道:“陛下,以兀良哈等部归顺大明之先例,形容今日之事,应当是不妥。如今火筛于草原上势弱,或是已走投无路,若是不行招纳,而令其部族继续为鞑靼小王子所用,甚至将其吞并,则对大明边镇有害而无益。”

    “嗯。”朱祐樘也点头。

    这就多少让三人有点没摸清楚皇帝的意图。

    说不可信,不招募不接受归顺,你点头。

    说接受归顺,你也在点头。

    感情我们说什么你都支持……显然这不符合如今朝中的形势,现在大概就应该问问,张秉宽对此事是如何看法吧?

    朱祐樘见三人突然都不言语了,叹道:“三位卿家,其实朕对于是否接纳火筛归顺之事,也是心怀顾虑的。此人狼子野心,曾多番袭扰我大明边陲,就算是他的父亲和祖上,也屡屡有不臣之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朕也曾想过,若是接纳了他,不如暗中将他……处决,将他的族民分散到大明各处镇所,可解一时之患。”

    “但如此却不利于将来大明对草原的长治久安,算是立了不好的先例,令将来其余部族很难相信我大明招纳的诚意,也就不再提归附臣服之事。”

    马文升道:“陛下,若行招揽,不如令其拿出诚意,暂不归还于其部族之民,令其与鞑靼小王子一战,我大明将士或可摇旗呐喊为其助威,但不可亲自上阵相助,若他的确能有诚意倾巢而出,即便战败,也可将其收揽于大明治下。”

    刘健和张懋,还有几个太监都打量着马文升。

    他们都在想。

    要说狠,还是你狠,让火筛递投名状,让他跟达延汗玩命?

    别说现在他没这实力,就算是他在全胜时候,只怕凭他一部的实力也没这种叫板的资格。

    朱祐樘摇头道:“火筛提归顺之事,便是想借助国朝之势,令其于草原上有生存的资本,如今却让他与鞑靼小王子拼个鱼死网破,同样不是好的先例。朕仍旧想以仁德布于草原各部,是否还有其它的建议?”

    皇帝居然说要对草原豺狼施行仁德?

    开什么玩笑?

    火筛那可是大明的仇敌,也是靠武力把他给打服了,指望他一心一意归顺于大明,当大明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