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周笑道:“事在人为,你怎知新作物的产量,就不能让辽东成为一片沃土,增加人口,甚至是以安军民呢?”

    程敏政思索了一下,好似是觉得张周太过于疯狂,摇摇头,表示不能苟同。

    但他也不再去争,因为他知道张周所做的事,是来自于皇帝的决策,既然张周已经跟皇帝达成共识,无论他提出怎样的意见,都是白搭。

    杨鹏笑道:“所以张先生派兵到辽东,一方面是要平女真人,同时也是为了在辽东开辟屯田,增加辽东的人丁。这批人播种粮食之后,今年或有不错的收成,有了这些粮食,无论是打辽东,还是打草原,估计都够用了。”

    试验田。

    张周把辽东也当成了自家“后花园”,毕竟辽东在明朝很长时间都无法做到垦荒,居民数量仍旧比之中原要少,人口稀疏,也意味着潜力无限。

    程敏政道:“缺的粮食,有办法补上?”

    “嗯。”张周笑着点点头道,“我补不上,这不还有杨公公?”

    “不敢当。”杨鹏继续如笑面虎一般,很客气道,“都是为陛下办事,先前得圣意,以联络了辽东地方的官宦和大户等,由他们筹措了一批军粮和辎重等,足以应付了。还有布料,本来辽东也能提供一些,但张先生的织布工坊,近乎已将整个军中的衣衫都给解决了,二月底辽东一场大雪,但将士们却没有受冻的。至于粮食不够,这几天运送过去,问题就不存在了。”

    程敏政叹道:“你们能准备充分,那就好,就当是我白担心。我会把事告知于相关人等,也让他们知道,这件事上,他们是杞人忧天了。”

    ……

    ……

    程敏政要继续留在翰林院处理事务。

    而张周则与杨鹏离开,但二人的交谈仍未停止。

    杨鹏感慨道:“也不知这位程阁老到底是站在哪边的,为何他好似是心怀怨气,说话不向着您呢?”

    张周笑了笑,没回答。

    程敏政虽然是他救回来的,也是得自于他的暗中相助,才一步步有了今天。

    但程敏政作为传统派系的官员,跟林瀚一样,又想跟他保持步调一致,又要在意传统文臣那边的意见,导致变成相对的骑墙派,两边都不讨好。

    “先生,最近您在京师没遇到什么麻烦吧?听说有人想参劾您与民争利,这事虽算不上大事,但还是可以帮您把人和问题解决一下。”

    杨鹏是个做狠事的人。

    有人想暗中参劾张周,且对张周的商业布局有威胁,杨鹏甚至可以动用东厂来替张周平事。

    张周道:“完全不必如此。以前我在京还做了几门生意,如今都已暂时闭店,就是为防止被人诟病。”

    杨鹏笑道:“听说还是与太子合伙做的生意。”

    “是啊。”张周点头,“可惜太子方年少,还不懂这些事,就算是有盈利也没法与他分享,那还不如暂时先将产业关闭,等以后合适的时候再开。”

    “也对,也对。”杨鹏自然是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