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奥地利帝国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亲爱的费罗娜,你打算和一个死人做生意吗?”

      恍惚之间,费罗娜觉得自己看错了,索罗斯还是那个索罗斯。于是她说道。

      “饮鸩止渴?亲爱的,你看大街上到处都是欢庆的人群。人们都拿着刚得来的钱到商店中消费,尤其是皇室名下的店铺已经挤满了人,毫无疑问这些钱还会回到皇室的手中。怎么能是饮鸩止渴呢?”

      如何让平民更愿意花钱,花更多的钱,一直是商人们研究的终极问题。

      其实费罗娜在维也纳逛了一次商场便知道,这个国家的商业潜力几乎是无穷大。商品琳琅满目且种类齐全,人们都愿意消费,也愿意相信明天会更好。

      而且皇室和政府对于经济的影响力非常大,并且确实协调化解了很多市场矛盾。费罗娜从未见过这么有秩序且富有生机的市场,她倒是想亲眼见一见这一切的缔造者。

      “奥地利帝国最近的大手笔可不仅仅是发红利,他们偿还了一部分债务。如此大量的货币进入市场会出现什么后果?”索罗斯慢条斯理地说道。

      “通货膨胀?”费罗娜脑海里立刻想到了这个词,连带着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没错,就是通货膨胀。”索罗斯肯定地说道。

      “现在奥地利帝国的问题就是钱太多了,而且你看到了,这些平民根本没有存钱的意识,富人们同样恨不得把钱都花光,因为这个国家可以消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看看那些马车的车轮。”

      费罗娜下意识地看向了那些马车的车轮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便疑惑地看向自己的丈夫。

      索罗斯笑了笑。

      “亲爱的,你当然没有在乎这个车轮这种东西,但这是橡胶充气轮胎。在我们的国家这样一只轮胎可以买下一头牛,而维也纳大街上几乎所有的私人马车用的都是这种轮胎。

      你再看看那位小姐手中的盒子。”

      费罗娜看了看,然后便瞪大了眼睛。

      “照相机?!怎么会那么小!”

      ...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今天我才明白为什么欧洲人总是喜欢叫我们美国人乡巴佬。他们的技术实在太先进了...”费罗娜感慨道。

      “可奥地利帝国没有那么多商品可供人们消费。”索罗斯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

      “人们手中的钱突然多了起来,但是工厂却并不会因此而扩大生产,因为这种热钱只是暂时的。

      跟风之后就会导致产品过剩,进而导致价格下跌,工厂利润下降....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但如果不扩大生产,那么人们拿着钱买不到东西,就会导致物价上涨。奥地利的预期钞就会贬值,到那个时候这个国家还是逃脱不了经济危机的命运。

      所以无论奥地利政府怎么做,这个国家都会完蛋。”

      听了索罗斯的分析之后,费罗娜也觉得很有道理,而且奥地利帝国使用预期钞这种无法兑换的货币,本身就是隐患。

      再加上此时大量分发红利,偿还债务的一系列操作,恐怕已经没人能救这个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