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会议和往常差不多,没有结果。

    不过,倒是有一家精细化工产业,有意在国内设厂,而且投资规模不小。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罗部长知道,如今政务院的当家人不喜欢化工产业的投资,他认为这一类的产业污染都很严重。

    严重到能对人民群众的健康产生直接威胁。

    所以,在他的眼里,招商引资可以,可是在化工产业这个领域里,任何一家工厂的引进,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放行。

    当官自然是为了政绩嘛!

    政务院的院长大人虽然没有明着说,引进化工产业不算政绩,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老大人真的是这个想法。

    “嗯!小郭的跟进还是卓有成效的!”罗部长的笑容在夕阳下显得很灿烂,“继续加油!不过政策就是这样了,这已经是底线了。”

    这个精细化工的投资产能,是部里的合作司牵的头,现在是司长的儿媳妇郭茗茗在跟进,适当的鼓励是必须的。

    都是自家人嘛!

    罗部长说到这里,转眼看向站在角落里一言不发的粟子莹,准备向她询问今天来找她的美国公司,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其实,罗部长在心里对粟子莹还是有一些歉意的。

    粟子莹在崇州搞了一个经开区,这个事情别的部门可能不清楚,他外贸部当然是清楚的。

    信息收集从来就不是外贸部的弱项。

    而且,粟家为了给粟子莹撑一把场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米国找了一些有意向的公司,准备投资建设南港经开区。

    这也是这次粟子莹被外贸部点名进考察团的一个主要原因:谁都想出成绩嘛!

    进团的这个过程有种种波折,导致了她粟子莹的随行人员大幅度减少,嗯,也不对,是直接取消了她的人员随行待遇。

    当然,外贸部这么做也是有理由的:国家外汇紧张,能少一个人不是能减少一份宝贵的外汇开销嘛!

    这样的安排,就导致了她来米国之后,无论是和哪一家公司谈判,都不可能没有局外人参加,考察团没有一个人单独谈判的权力和先例。

    所以,这也是直接导致粟家找的这些项目,全都在摇摆的一个根本原因。

    谈不下去啊!

    谈判桌上多一个局外人,尴尬就不说了,看在粟家这一块金字招牌上,也能忍受。

    可是,涉及到商业机密这种东西,当外人的面真的没办法谈!

    米国人不愿意谈,谁愿意把自己的商业机密透露给不相干的人呢?!

    粟子莹也不愿意谈,经开区在她心中的位置是很重要,但为了经开区的发展牺牲掉自己的独立自主,傻子也不会这么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