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怎么办?她没有读书的天赋,又不肯努力上进,难道还指望着我把自己的脑子挖出来给她?她爱咋办就咋办,母亲你要是拿不定主意,就去问问家主,她愿不愿意我代替她去读书考试?若是家主愿意,你身为忠仆,总不能忤逆家主的意思吧?”

    顾管家还真去问了。

    曲若初一听顾陌要代替她去读书考试,顿时觉得是顾陌以她的名义去考试,到时候考了好成绩是她的,做官的也是她,顿时很高兴。

    她可真的快被古代这些晦涩难懂的书籍折磨疯了,能有人代劳,她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啊?

    反正自己什么也不用做,到时候就有一个官捞捞,简直躺赢嘛。

    于是当即答应下来。

    顾管家觉得这不太好,还想要劝。

    曲若初却坚持认为这可行,顾管家再劝,她就拿出了主子的架势来,板着脸。

    顾管家向来对主子是言听计从的,当即不敢再说什么。

    曲若初便立刻就让顾管家把屋子里的笔墨纸砚和书籍全给顾陌搬过去,让顾陌一定要好好看书,千万不能懈怠了。

    顾陌把东西全部收下了,反正这些东西,本就是原身累死累活赚钱买来的。

    她开始闭门不出,一心一意的看起书来。

    这个位面的科举考试,类似于顾陌曾呆过的一个位面的大明朝时期。

    考试的内容其实不多,只要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题目也只能出自这些书里。

    但考试有一个特定的格式——八股,要求你写多少字就必须多少字,多写一个字都不行。

    而且所有文章必须仿照圣人思想立言,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后世的人往往认为,高考是和科举一样艰难的,而且还看不上考科举的古人,认为他们除了读八股文,狗屁不通,根本就是书呆子,连基本的变通都不懂。

    然而真要将两者难度拿来比,那是根本没有可比性。

    科举中最低的功名秀才,都要通过县考、府考和院考三道考核,更别说后面的举人进士了,那才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然而难度如此之大,还是有无数读书人在这条路上前赴后继,原因很简单——士农工商。

    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特权福利,只要你成为了士,就能享受到普通百姓不能享受到的待遇。

    比如可以免除徭役、不用交地税、见官不用跪。

    穿戴上也不用受太多限制,就算犯了罪,官府也不能刑讯,这就是刑不上士秀才。

    要是在社会上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只要考上秀才了,还可以到乡下地方当私塾先生,怎么着也饿不死。

    因此才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