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近些年来,在很多大事情上都没再和中书省商议,如今又来这么一出。

    李善长同样面沉如水,在他看来朱元璋这个行为,已经接近穷兵黩武了,两线作战还不满足,如今竟然已经开始把目标瞄准海外。

    李善长轻轻摇了摇头,开口道:“还能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耀兵异域,前元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前元当年何等强大,可元世祖两次出兵海外,结果如何,还不是全都兵败而归。因此这么做完全就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

    “不知是何人给陛下进此谗言,此人该斩!”

    “还能有谁,普天之下,能够让皇上做出如此离谱的事情,除了杨宪,学生想不到第二人。”胡惟庸愤恨道。

    “李相,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

    “什么也不做。”李善长眼睛微微眯起,开口道。“可以预见,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皇上要开始重视水师了。而这样正好会激起淮西兄弟们心中更多的不满。”

    要知道,一下子突然打造五千艘跨海战船,意味着接下来势必要大肆扩充水师。

    这样一来,就会打破军中步卒一直压着水师的平衡。

    大明水师前身可是巢湖水师,与淮西功臣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我们只要等就行,等一个水师大败的机会。到时候我们就能联合淮西老兄弟们一起,把杨宪给彻底拿下。”李善长开口道。

    皇宫,大本堂。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朗朗的读书声从大本堂里响起,来此上课的都是尚未成年的皇子们,以及他们的伴读。

    负责授课的老师,也都是当世的大儒。

    今日负责给诸皇子讲课的是一个胡须都花白的老者,他坐在上面,闭着眼睛,听着下头皇子背诵声,也跟着轻轻摇起头来。

    很显然,他是在抽查皇子们的课业。

    “下一位,十二皇子。”老先生开口道。

    无人应答。

    “十二皇子?”

    还是没人应答。

    底下其余皇子们窃窃低语道着。

    “十二弟人呢?”

    “我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自从前次从扬州回来后,整个人状态就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