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

    得到了救助的灾民们,有人因得救而大声欢呼,有人因一直紧绷的精神终于松下来而失声痛哭。

    还有那些小孩子们。

    这个年纪,本该无忧无虑的他们,此刻正紧紧抓着身边大人们的衣衫,不哭,不闹,安静地一起排着队。

    更有甚者,有小孩子拿着从粥棚端来的土豆粥,往自己母亲方向快步走去。

    “妈妈,有粥吃了,吃了就有力气了。”小女孩双手捧着土豆粥,将它递到了一个妇人嘴边。

    妇人艰难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女儿,尽最大力气,露出一张笑脸,轻声道:“囡囡,你吃。”

    小女孩红了眼,一路上她的母亲都是这么做的。

    因为口粮有限。

    只是这一次,小女孩坚定摇了摇头,开口道:“妈妈先吃,大老爷们说了,土豆粥随便吃,要吃多少,吃多少。”

    “妈妈你先吃,吃完了我再去拿。”

    听了小女孩的话,妇人这才张嘴喝了两口,两口热粥下肚,脸上终于有了几分气色。

    小女孩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这一幕不时地在徐州城外的这个救灾点发生。

    从三晋之地一路走到这,这些参与逃荒的小孩们走的不仅仅是脚下的道路,同时在他们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距离。

    短短的时日,他们仿佛就长大了一般。

    苦难,催人成长。

    从下午,一直到晚上,秩序才算终于稳定了下来。

    期间源源不断的土豆粥送到赈灾的粥棚,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朝廷说的话没有骗人。

    对于这些灾民来说,从逃荒之日开始,这是他们第一次,吃得这么饱,吃得这么有尊严。

    他们自发地将有限的大通铺简易房留给了那些老弱妇孺。

    那些汉子们,则是就这么或躺或坐在简易房外的空地上。

    好在这时候,六月末,天气热。

    睡在外头,没有太大问题。

    再者说了,他们一路上就是这么过来的,也不差这一天两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