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父亲的指控,她穿着神采奕奕,踩着高跟鞋,挂着自信的笑容,带着自己的律师,不卑不亢的找对方谈判。虽然最后法庭判决她输了,但是她还是令人佩服。

    面对法院的判决,王起明问她“你就这么忍了?”

    阿春非常平静却又自信地说“不,我要到州际法庭告他们。”

    那自信的神态和为自己夺回应有权利的态度令人折服。

    所以,整个故事里面,易青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就是阿春,一个女人用肩膀扛起了一切,在美国这个战场上不但生存了下来,还活的那么光彩夺目。

    也正是因为有了阿春这个角色,整个故事才没有陷于平庸,因为当下这个年代,出国是一种潮流,不能简单的用对,或者错来分辨。

    故事用阿春这个人物在告诫那些怀着出国梦的国人,如果没有她的那几分本领,就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着,别特么出去丢人现眼。

    美国的确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这里就是一个战场。

    身为中国人,想要在西方世界为自己争得一块存身的领地,要做好一切思想准备,否则就不要轻易付诸行动。

    而像阿春这样的人,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人不过是王起明和郭燕,轰轰烈烈的来,黯然神伤的退场。

    故事呈现出了一个非常真实的美国社会,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安逸,在这里是绝对不存在的。

    同时也揭露了一些更为直白的美国现状,混乱的社会面目,低俗的普世价值观。

    抢劫、婚外情、早孕、堕胎,纷纷扰扰,杂乱不堪。

    这特么显然和天堂没有半点儿关系。

    但是,一旦获得成功,出入名车接送,住着豪华别墅,挥金如土,纸醉金迷。

    看似令人神往,实则已经站在悬崖边缘。

    易青说了很多,刘振云和马伟都奋笔疾书的记录着这些听起来没有头绪,乱七八糟的陈述,内心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差不多了,就这些吧,你们自己整理,完善剧本。”

    看看时间不早,易青也觉得累了。

    “易青!听你说了这么多,你去过美国?”

    叶静看向了易青,问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之中也充满了向往。

    “去过!”

    叶静一听就兴奋了“那你说说,说说,美国到底什么样啊?”

    没等易青说话,王硕就开口了“说这个干吗?美国有什么好的,哪也不如家里好,我这辈子就在京城待着了,去美国,姥姥!”

    易青闻言,心道但愿你以后被人打压的时候,还能想起今天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