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能避的,都躲在东西两院烧了热火地龙的屋子里支棱着耳朵听着,而一些没法儿躲和不愿躲的人,就只能顶着着寒风,在中厅枯等。

    不愿躲的人自然是梅府当家夫人,没法儿躲的人也不少,为首的便是梅家庶出的二老爷,今日难得挪动贵足履东苑,早朝散了就从刑部跑回来守着。

    半阴天干冷的寒风吹透了貂裘,梅二老爷呵了口白气儿,一股子酒味飘到大夫人鼻端,惹得她微皱了眉头,有心斥责,却不知该怎么开口。

    她轻叹一声,难免想到了若是自家夫君老侯爷还在,定要呵斥老二有失官体,眼前似乎又浮起他眉头微皱的样子,勾起一阵心酸思念。

    无风无浪时,夫君都是唯一能让她完全心安的倚仗,更何况此时风波陡起。

    思及此处,梅夫人心里就是一颤,旁边贴身的徐氏看出端倪,笑着倒了杯热茶递过去,看梅夫人压住了心思,又去给梅二老爷也送了一盏。

    此时,门外小丫鬟一路飞奔进来,在门槛上微微绊了一下,惹得徐氏轻声呵斥,又让她快说。

    “夫人……二老爷。”小丫鬟上气不接下气地:“姑娘到了,在二门上下了车,就快到厅门口了。”

    梅夫人喜出望外,起身去迎闺女,梅二老爷却是闲哉哉起身:“哟,我这宝贝大侄女儿不是一向都是高头大马进府的么,今儿怎么转了性子?”

    他这一句话,让梅夫人脸上喜色一凝,徐氏则不着痕迹地瞪了小丫鬟一眼,心说以后不能让这个话唠在眼前当差了,如今这山雨欲来之势下,不懂得说一半藏一半的,只会给夫人和姑娘惹麻烦。

    不过她心思还没转完,外间便是朗然一笑:“呵~二叔又在笑话侄女儿没规矩了?”这一声,半调笑里还带着一般别样味道,虽然声音大相径庭,那气势端地和梅二老爷心底最怕的那人十分十的神似,他心中暗咒了一声“死丫头。”嘴里却是不再叨叨,也跟着大夫人往前迎了几步,抬头就见到熟悉身影——

    梅家大姑娘,如今侯府当家人梅郁城。

    自幼习武,让梅郁城比一般的闺阁女儿高出许多,几乎不逊于梅二老爷这个从小儿懒得练功的男人。

    梅二老爷心里“哼”了一声,却也觉得没意思,往后退了半步不再说话——没想到这丫头失了大倚仗,居然还这么嚣张。

    梅郁城上前拉住自家娘亲微凉的双手,没有再理身边的二叔——她自然是有嚣张的资本,今日虽然不是高头大马进府,却是第一次用上了圣上赏赐的半副銮驾。

    京师贵女,自公主而下她是第一人,但公主也有不如她的地方。

    毕竟她还是五千宣同铁骑的主帅。

    安国郡主梅郁城,今日的归家并未如某些人所愿,带了半分狼狈瑟缩。

    梅郁城脸上依旧不变的波澜不惊仿佛在跟梅二老爷以及他背后一干人等宣告:

    “梅大帅回府,你家主还是你家主。”

    安抚好了娘亲,梅郁城缓缓转身,故意仪态万方地朝着梅二老爷微微一福:

    “多谢二叔陪我娘亲在此迎我,二叔公务繁忙,侄女儿又刚刚回来尚未安顿,也只能改日再设宴请二叔过府叙谈了,二叔请。”

    梅二老爷吃了个憋,却也无话可说,只能讪讪拱手道别,毕竟他此行目的也不过是试探虚实,并不想过早示威。

    梅郁城此行若放在别家闺秀身上,莫说失德失仪,“忤逆”都说得,可放在梅府这已经算是很客气了。

    毕竟梅二老爷只是个三品侍郎,梅郁城则是当今摄政永王义女,正一品的郡主,今上亦称为御妹,出入皇城都准用半副銮驾,位同公主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