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的封号还好说,但这当朝的干妹妹,沾了皇家便是君臣之分,梅郁城还肯福一福,已经是给足了他面子。
憋屈的梅二老爷举步出了东府黑漆大门,紧皱的眉头却又舒展开来:听说此番这丫头吃了大亏,就算朝中有人也未必能保得周全了……按她的性子,怕是更不愿意成亲了,这侯府总要有人承继的……
大房就这一个丫头,当初自己还怕她仗权势招个入赘的回来,这回大概有戏。
梅二老爷心里的小算盘拨拉的噼啪响,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梅郁城这边安抚好了娘亲,回到绣楼便有些不支,暗思自己刚刚言语行动间应该是没什么破绽,安心卸了大氅,一旁贴身的丫鬟细柳赶紧上前将她扶了靠在美人榻上歇息,又将手炉递给她:
“还好郡主刚刚提前捂了半个时辰的手炉,车子里也暖和,不然这罡风一冻……”话没说完,就被一边收拾寝塌的丫鬟白袍横了一眼:
“死婢子你可以再大声点,生怕西苑听不到么?”自己说完又后悔了,赶快转头看了看自家郡主,却见梅郁城脸上并无半点烦愁之色,反是莞尔一笑:
“罢了,别人家还没攻杀过来,你们先自乱阵脚。”她将手炉抱在怀里,脸上露出熨贴神色:
“你俩也是有趣儿,上阵都能带个二三百兵了,回到家就小雀一样聒噪。”
见两婢噤若寒蝉,梅郁城又一笑拂手:“罢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先莫操心,本帅……”意识到习惯性地用了营里的自称,她又一笑改口:“我自有主张。”
打发走了二婢子,梅郁城沉下心,却无法像自己说的那么轻松自在——毕竟此番情势太过诡异,已经半脱离了她的掌控。
更何况回京之前她听了军师之谏,使了旁门左路来解决目下之危,多少还是有几分赌,赌的,就是自己二人间的交情,毕竟今日之危,除了贴身情同姐妹的二婢子,也就只有军师知道,便连义父永王殿下也尚未禀报——当然这不是想要欺瞒,只是不想空令他跟着悬心。
可这并不代表梅郁城就将这位半道跟了自己的军师视为绝对心腹,虽然目前这位来历不明的谋士并没有什么把柄被她抓住,可她们二人之间,永远是她在明,人家在暗。
一向走三步算五步的梅郁城,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她放下手炉,端起旁边参茶喝了一口,抬眼正看到自己练功的青钢剑,心中长草恨不得起身拔剑舞上一场才痛快,转眼又垂眸苦笑——何必呢,不过自刺自心而已。
她,宣府总兵,五千宣同铁骑主帅,此番被人陷害,不但坐失大好战机,还莫名中了奇毒,虽然于性命暂时无碍,但却压制住了她周身内力,于她而言,真如折了双翅,断了臂膀。
心绪烦乱,梅郁城刚想扬声叫细柳进来,却不想细柳先喜滋滋地跑了进来,嘴张得大大的,又霍然一醒,俯身在她耳边言到:
“郡主,军师来信了!”
听了细柳的话,梅郁城眉间郁色未散,反而多加了几分疑惑:消息来的太快太反常,让她本能地升起警惕之心:
“是军师派人来送信的?送信之人现在何处?”
“不是,信是驿站送来的,走的军报。”细柳听她这么一问,心里也打了个点:“可信上有军师的花押,我看的清清楚楚的。”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梅郁城,梅郁城捏着信没有马上打开,沉吟一瞬又释然而笑:
“明白了,还是军师想的周到。”细柳被她这一笑笑愣了,张了张嘴又觉得此时打扰她不应该,就压着疑惑看自家郡主拆了信,见她先是蹙眉沉思,又展颜舒心的样子,就知道信上内容定然不简单。
梅郁城将信细细读了三遍,烂熟于心便丢到火盆里烧了,扬眉吩咐细柳:“随我去向娘亲请安,明早可能去不成了。”想了想又到:
“告诉白袍,安排妥当人手将侯府上下看好了,这院子里我不想放出去的风声,一丝也不许露。”
细柳眨了眨眼,仔细应了出去,梅郁城不再强撑,起身裹了厚厚的狐裘,又带了风帽,才在婢子前呼后拥之下往主院而去。
憋屈的梅二老爷举步出了东府黑漆大门,紧皱的眉头却又舒展开来:听说此番这丫头吃了大亏,就算朝中有人也未必能保得周全了……按她的性子,怕是更不愿意成亲了,这侯府总要有人承继的……
大房就这一个丫头,当初自己还怕她仗权势招个入赘的回来,这回大概有戏。
梅二老爷心里的小算盘拨拉的噼啪响,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梅郁城这边安抚好了娘亲,回到绣楼便有些不支,暗思自己刚刚言语行动间应该是没什么破绽,安心卸了大氅,一旁贴身的丫鬟细柳赶紧上前将她扶了靠在美人榻上歇息,又将手炉递给她:
“还好郡主刚刚提前捂了半个时辰的手炉,车子里也暖和,不然这罡风一冻……”话没说完,就被一边收拾寝塌的丫鬟白袍横了一眼:
“死婢子你可以再大声点,生怕西苑听不到么?”自己说完又后悔了,赶快转头看了看自家郡主,却见梅郁城脸上并无半点烦愁之色,反是莞尔一笑:
“罢了,别人家还没攻杀过来,你们先自乱阵脚。”她将手炉抱在怀里,脸上露出熨贴神色:
“你俩也是有趣儿,上阵都能带个二三百兵了,回到家就小雀一样聒噪。”
见两婢噤若寒蝉,梅郁城又一笑拂手:“罢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先莫操心,本帅……”意识到习惯性地用了营里的自称,她又一笑改口:“我自有主张。”
打发走了二婢子,梅郁城沉下心,却无法像自己说的那么轻松自在——毕竟此番情势太过诡异,已经半脱离了她的掌控。
更何况回京之前她听了军师之谏,使了旁门左路来解决目下之危,多少还是有几分赌,赌的,就是自己二人间的交情,毕竟今日之危,除了贴身情同姐妹的二婢子,也就只有军师知道,便连义父永王殿下也尚未禀报——当然这不是想要欺瞒,只是不想空令他跟着悬心。
可这并不代表梅郁城就将这位半道跟了自己的军师视为绝对心腹,虽然目前这位来历不明的谋士并没有什么把柄被她抓住,可她们二人之间,永远是她在明,人家在暗。
一向走三步算五步的梅郁城,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她放下手炉,端起旁边参茶喝了一口,抬眼正看到自己练功的青钢剑,心中长草恨不得起身拔剑舞上一场才痛快,转眼又垂眸苦笑——何必呢,不过自刺自心而已。
她,宣府总兵,五千宣同铁骑主帅,此番被人陷害,不但坐失大好战机,还莫名中了奇毒,虽然于性命暂时无碍,但却压制住了她周身内力,于她而言,真如折了双翅,断了臂膀。
心绪烦乱,梅郁城刚想扬声叫细柳进来,却不想细柳先喜滋滋地跑了进来,嘴张得大大的,又霍然一醒,俯身在她耳边言到:
“郡主,军师来信了!”
听了细柳的话,梅郁城眉间郁色未散,反而多加了几分疑惑:消息来的太快太反常,让她本能地升起警惕之心:
“是军师派人来送信的?送信之人现在何处?”
“不是,信是驿站送来的,走的军报。”细柳听她这么一问,心里也打了个点:“可信上有军师的花押,我看的清清楚楚的。”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梅郁城,梅郁城捏着信没有马上打开,沉吟一瞬又释然而笑:
“明白了,还是军师想的周到。”细柳被她这一笑笑愣了,张了张嘴又觉得此时打扰她不应该,就压着疑惑看自家郡主拆了信,见她先是蹙眉沉思,又展颜舒心的样子,就知道信上内容定然不简单。
梅郁城将信细细读了三遍,烂熟于心便丢到火盆里烧了,扬眉吩咐细柳:“随我去向娘亲请安,明早可能去不成了。”想了想又到:
“告诉白袍,安排妥当人手将侯府上下看好了,这院子里我不想放出去的风声,一丝也不许露。”
细柳眨了眨眼,仔细应了出去,梅郁城不再强撑,起身裹了厚厚的狐裘,又带了风帽,才在婢子前呼后拥之下往主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