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那个夏天已经像是前一世的记忆了。佩里试图想起那时的痛楚,想到的似乎只有空虚。

    他曾经整夜清醒地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声,直到天亮时昏睡过去。旧房子里没有空调,醒来时背后有微微的潮湿感。在一栋历史建筑里安装空调是件麻烦事,佩里的父亲从没动过这个心思。

    至于为什么回到这里,理由也很简单:他想不到还有什么地方可去。住在城里会方便一些,但他没有力气去找房子、置办生活用品,重新打理一个住处。他已经放弃了那种幻想。自以为是建立的一个“家”,并不会成为他的归处。

    最初的这个家里,能够安慰他的人也已不在了。

    上一次回来是为了参加祖父的葬礼,海悧陪他一起,目送棺木缓缓降入六尺深的墓穴。他记得那天身着丧服的海悧,黑绒礼帽和湿润的脸。

    对不起,我不该这样,我只是个外人而已……海悧仰着脸,接受佩里帮他拭泪。他甚至没有见过那位故去的老人,却在葬礼结束后流泪不止。

    那你为什么哭呢?佩里折起手帕放回衣袋里。

    不知道……也许是孤独吧,觉得每个人都很孤独,有多少亲朋好友,最后还是要一个人去黑暗的地方。

    这就是宗教的便利之处,可以相信先人去了光明的地方。佩里这样说,虽然他自己也不是信徒。

    海悧走出几步,又回头问他:对不起,是不是害你丢脸了?

    佩里摇头:你哪来的这种想法?

    因为只有我……海悧垂下眼睑,泪水洗过的脸颊是红与白的暧昧调和。

    的确,来吊唁的其他亲友都很平静,一位高龄老人去世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大家只是如常谈论着天气和股票,眼泪反而像是不合时宜的。

    起风了,海悧抬手扶住帽子,目光投向阴翳的远空,黑色蕾丝手套掩藏了纤指的诱惑,野草连成的碧波在他脚下滚动。风掀起他的长外衣,夜幕般的黑色衣摆在他身后舒展翻飞。如果那是送葬天使的羽翼,一定是在等待拥抱一个孤独的灵魂。

    在那时,佩里真切领会到某些文学作品中写的“渴望品尝死亡的甘美”。

    如果爱与美可以杀死他,那也不失为一种仁慈。可惜他没那么幸运,生命中关于美的期待只是一再离他而去。

    办好离婚手续后,他带着全部行李回到故乡的旧宅,躺下就不想再起来。隔天下午,生父叉着手出现在他敞开的房门口,倚门问他:

    佩平,你不来吃饭?

    他不回答。并不是想虐待自己或发泄什么,只是没有意愿做任何事,连死亡都厌倦。

    父亲走过去,在他床边坐下,拨开他汗湿的额发。

    佩平,你该起来了,至少试一试。

    佩里仍没有回话的动力,该说什么呢?他和爱人分手了,暂时没有住处,要回家住一段时间,这些他都在邮件里解释过了,没有更多话可说。他以为父亲得不到回应就会离开,但他猜错了。

    在这个距离,他不可避免地注意到父亲脸上、手上的衰老痕迹,尽管外人会说在这个年纪尚有如此容貌是“驻颜有术”,亲近的人还是不难发现今昔的差别。人终究要去往那个唯一不变的结局。接着,父亲谈起了那个结局:

    我丈夫死的时候,我也认为一切都结束了,太阳不会再升起,生活也不会再有乐趣。我不是说时间会治愈你,它不会,但它会让你习惯疼痛,你会爱上那种疼痛,不断回去撕开伤口,享受疼痛的刺激……找到活着的感觉。如果那孩子真是你的命运之人,佩平,他会给你一生快乐的疼痛感,就像我一直以来……

    够了。佩里哑着嗓子说。